
瀑布,Kalakad-Mundanthurai老虎保护区。图源: Krisavji Wikimedia (CC BY-SA 4.0)
事实上,它并没有完全灭绝。但这种小型开花树种,即狭叶水锦树(Wendlandia angustifolia),已经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未被发现了。
科学家们在1867年首次采集了这一植物的标本,随后直到1917年才再次发现它。1917年之后的81年里再没有官方记载它的出现,这也许是因为最初的野外记录标错了它的位置。但是1998年的再次发现直到2000年才在科学期刊中发表,也恰恰是1998年,另一些科学家将这一长时间未被发现的物种认定为已经灭绝。从那时起,它就以这种方式被列入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错误已经持续了22年,因为与保护区里引人注目的大型动物(例如同样被列为濒危物种的老虎)相比,珍稀植物的保护得不到足够的关注或资金。正因为如此,没有人花精力去评估这些重新被发现的树种的潜在保护需求。
同时,这一珍稀树种的偶然重现仍在继续发生,包括印度植物调查机构(Botanical Survey of India)的Ladan Rasingam在2011年意外采集到的一个植物标本。但是该物种仍被认定为灭绝。

水锦树Wendlandia angustifolia。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不过最近,研究人员Chellam Muthumperumal提出了一个评估印度西高止山脉(Western Ghats)稀有植物的项目。作为回应,Rasingam建议他寻找Wendlandia angustifolia,并最终确保其受保护的地位。
在这一物种首次被记录的138年后的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世界上还有多少水锦树Wendlandia angustifolia,它们的生长情况,以及它们是否需要保护。
最近发表在《濒危分类群杂志》(Journal of Threatened Taxa)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应该更早地开始寻找珍稀树种。
Muthumperumal和他的同事发现,在老虎保护区中只有1091棵水锦树Wendlandia angustifolia生长在7条水流平缓的岩石溪流旁。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数字,但其中大多数(862棵)都是幼苗和幼树,每棵都不到3英尺高,树干周长不到4英寸。只有54棵树大到可以被认为是 “成熟个体”。
虽然一些成熟的树木能达到20英尺高,但大多数都表现出生长缓慢的特点。有些树比幼树高不了多少,这可能是该地区季节性洪水和干旱的副作用。
尽管这些成熟的树木都较为矮小,它们看起来是健康的。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Muthumperumal说:“即使矮小,它们也足够成熟,可以开花结果。”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附近生长着那么多幼树的原因。但是,洪水和干旱可能会阻止许多幼树生长到可以繁殖的时候,以帮助维持物种生存。他指出,参观保护区的游客的人为扰动也可能是一个原因。
由于数量稀少、成熟树木占比低以及洪水和干旱的持续威胁等因素,Muthumperumal和他的团队准备递交给IUCN一份报告,以将这一树种从“灭绝”状态改为“濒危”。 Muthumperumal现在也希望评估更多印度的珍稀树种。
这反过来又会激发新的保护措施来保护这种罕见的树。这篇论文提到对于这一树种进行更多野外考察的重要性,以确定该树种是否还生长在保护区的其他地方。文章还提到对树种的定期监测和“实施恢复计划以保护对这一地区特有树种的巨大需求”。
我们希望这次不用再花费22年了。
作者:John R. Platt是The Revelator的编辑。他是一名有过获奖的环境记者,他的作品发表在《科学美国人》、Audubon、Motherboard以及许多其他杂志和出版物上。他的“灭绝倒计时”(Extinction Countdown)专栏自2004年以来一直在运营,持续报道了超过1000种濒危物种的新闻和科学知识。
翻译:黄灏
审校:曾小欢
引进来源:科学美国人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