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在美国西南部的风暴期间在美国,有些响尾蛇从背上的鳞片上吸吮雨滴。这种不寻常的行为可以帮助它们在少雨的沙漠环境中生存。现在,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些蛇身上鳞片的纳米结构的奥秘,它们是如何帮助响尾蛇利用身体来获取雨水的呢?他们在ACS Omega上公布了研究的结果。
来自亚利桑那州南部和美国西南部其他地区的西部菱形斑纹响尾蛇(Crotalus atrox)从巢穴中爬出来,开始收获雨水、雨夹雪甚至雪。蛇把它的身体压扁,形成一个紧密的线圈,想必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蓄水。当雨滴在它的背上凝聚时,这种滑溜溜的爬行动物就会从鳞片上汲取水分。Gordon Schuett、Konrad Rykaczewski和他的同事想要仔细观察响尾蛇的鳞片,以确定为什么这些蛇如此擅长收集雨水。
研究人员比较了西部菱形斑纹响尾蛇和另外两种未表现出雨水收集行为的沙漠蛇——沙漠王蛇和索诺拉地鼠蛇的表面润湿性和鳞片的纳米结构。研究小组往蛇背上洒水,发现水珠聚在一起,粘在了响尾蛇的鳞片上,形成了浅水坑,但其他蛇的身上水珠则滑落下去。他们对响尾蛇鳞片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响尾蛇的鳞片形成了迷宫状网络的纳米通道,但是其他两条蛇的鳞片没有显示出同样的特征。研究人员表示,响尾蛇的背部鳞片提供了一个粘性的、疏水性的表面,可以将水滴“固定”在表面,从而有助于收集水分。
翻译:曾欣欣
审校:董子晨曦
引进来源:美国化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