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自杀预防研究零自杀的启示

来源:环球科学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自杀导致的死亡人数增加了30%。 2016年,美国有超过45000人死于自杀,自杀成为10至34岁人群中第二大死因. 这种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支离破碎的精神呵护系统,阿片类药物成瘾的蔓延,不受管制的手枪拥有权,以及退伍军人经历的创伤后压力和其他精神疾病(死于自杀的比率高于一般人群)。

鉴于现今自杀的频率和造成的负担,人们迫切需要研究减少自杀的干预措施。可能减少自杀的干预措施的临床试验存在许多逻辑方面的挑战。 例如,自杀是一种罕见的事件,因此用于检测已完成自杀率降低的研究必须包含大量样本。此外,由于自杀的预后因素定义不明确,因此难以确定纳入研究的高风险个体。 此外,鉴于严重精神疾病的性质,退出自杀预防研究的个体可能比留在研究中的人更容易死于自杀,这使得这些调查应该具备更复杂的能力,要能够检测干预的影响及其可能产生的无法预测的方向发生潜在偏倚。

然而,旨在测试减少自杀干预措施的研究人员也可能在设计最佳试验时也可能遇到根植于道德误解的障碍。 首先,机构审查委员会(IRBs)可能会坚持排除有自杀未遂史或有自杀倾向的人。其次,研究人员可能会期望将自杀和自杀未遂的死亡事件报告为不良事件。 第三,IRB可能反对使用已完成的自杀作为主要研究终点. 这种反对意见使得难以进行严格且符合伦理的高质量研究。

这些基于道德的对最佳减少研究的反对意见与零自杀模型的潜在理念是一致的。由全国预防自杀行动联盟与联邦机构合作开发并由全球卫生系统采用的零自杀模型认为自杀死亡 - 特别是治疗中的个体 - 完全可以预防。

零自杀模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值得称赞的愿景。 然而,零自杀模型的必然结果是,健康专业人员是每一个自杀发生的罪魁祸首。 结合研究内容,即该模型自相矛盾地限制了研究者进行减少自杀的发生率研究的能力,并帮助实现的零自杀的目标。

结论

减少自杀死亡的干预措施的试验是公共卫生的研究重点。进行严谨方法学且具有社会价值的试验要求包括自杀风险最高的参与者,避免将自杀和未遂自杀导致死亡的错误视为不良事件,并在可行的情况下将自杀死亡作为主要终点。为了证明哪些干预措施对减少自杀的蔓延有效,我们有必要放弃每一件自杀事件都是可以预防的观点。

作者:Dominic A. Sisti & Steven Joffe

翻译:刘强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81117_894163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