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空气污染致使全球每年550万人丧生

来源:





新研究表明室内与户外的空气污染每年导致550万人早逝。一半以上的死亡人口出现在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快速发展大国。

 

火力发电厂、工业生产、汽车尾气与燃烧煤和木材都会在空气中产生危害人类健康的细颗粒物质。在2016年美国科学促进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Advancement of Science)的年会上,一项新研究表明,尽管我们努力去控制未来细颗粒物质的排放,但在今后20年中,空气污染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将会持续增加,除非我们更加严格地去限制。


“空气污染是全球第四大致死因素,也是首要环境致病因素,”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温哥华人口与公共健康学院教授Michael Brauer说,“减少空气污染是一种提高人口健康水平极为有效的途径。”


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举办的会议上,来自加拿大、美国、中国和印度的研究者们收集了中国和印度的空气污染水平评价资料,并计算了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他们的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国家由于空气污染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数的55%,2013年中国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为160万,而印度也有140万。


煤炭燃烧是中国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博士生Qiao Ma估计,2013年中国仅因煤炭燃烧导致的空气污染死亡人数达到366000人。


Qiao Ma还计算发现,中国就算依照目前的能源和污染控制政策,完成了现在设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到2030年空气污染仍会导致99万-130万人早逝,除非提出更严格的减排目标。


“我们的研究表明我们迫切地需要更激进的政策以减少来自煤炭和其他污染源的排放。”Qiao Ma说道。

而在印度,主要的空气污染源是木材、粪便和其他用以做饭和加热的生物质燃烧。在印度,数以百万计的贫穷家庭经常在自己家中呼吸到含有高浓度细颗粒物质的空气。


“印度需要三管齐下来缓解空气污染:工业煤炭燃烧,露天燃烧农业秸秆,以及家庭空气污染源,”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the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的化学工程教授Chandra Venkataraman说。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北美、西欧和日本使用清洁能源和更环保的车辆,限制煤炭燃烧和火力发电厂、工厂的使用,在控制污染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我负责制定和执行美国提升空气质量的政策,因此我知道这有多难,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健康影响研究所所长Dan Greenbaum说(Health Effects Institute,波士顿的一个非营利组织,旨在分析不同空气污染源的健康危害)。“该研究帮助我们认清哪些是提高公共健康的最佳途径。”


相关视频: https://youtu.be/Kwoqa84npsU

有关空气污染的几个事实:

1.    世界卫生组织(WHO)空气质量指南(air qualityguidelines)将每日的颗粒物含量标准线设定在每立方米25微克。

2.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北京和新德里(New Delhi)的每日颗粒物含量至少为每立方米300微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污染标准的12倍以上。

3.    尽管在过去20年中,大部分发达国家减少了空气污染,但由于南亚、东南亚和中国的排放,全球空气污染仍有增加。而且,超过85%的世界人口居住在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污染标准的地方。

4.    研究者们表示,人口统计结果指出严控颗粒物至关重要。他们预测,空气污染水平如果保持不变,那么死亡人数将继续增加,因为老年人对空气污染抵抗力差,而人口也日趋老龄化。

5.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表明,空气污染比营养不良、肥胖、酗酒、滥用药物和不洁性交等有更高的致死率。它是除了高血压、肠胃疾病和吸烟外的第四大健康威胁。

6.    心血管病是空气污染导致的主要疾病,此外还有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呼吸道感染等。

 

 

翻译:胡砚泊

审稿:颜磊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2/160212140912.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