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6日晚22时,多国科学家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由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
这一次,中国没有错过这一场发现之旅!那么,又“见”引力波,中国都贡献了啥?

这张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索诺玛州立大学和A. Simonnet提供的效果图显示的是两个合并中的中子星。(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张由加州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提供的图片显示的是双中子星GW170817合并的射电波观测图象。(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包括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国内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望远镜在内的多台设备参与观测了该次引力波。中国科研人员还借助引力波光谱解开了宇宙中金、银等超铁元素的产生之谜。
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探测到首例光学信号
2017年8月17日,LIGO和VIRGO共同探测到的引力波事件GW 170817,是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由两颗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

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自引力波事件发生24小时后,即北京时间2017年8月18日21:10起,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合作团队利用正在中国南极昆仑站运行的第2台望远镜AST3-2对GW170817开展观测,追踪到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光学对应信号,获得了大量的重要数据。

AST3-2在8月18日观测窗口期内引力波光学信号(红色方框内),上图是观测图像,下图是与模板相减后的图像。(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这些数据揭示了此次双中子星并合抛射出约1%太阳质量(超过3000个地球质量)的物质,这些物质以0.3倍的光速被抛到星际空间,抛射过程中部分物质核合成,形成比铁还重的元素。
“慧眼”望远镜:强大性能成功监测引力波源所在天区
“慧眼”望远镜,作为中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在该引力波事件中,成功监测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区,对其伽马射线电磁对应体(简称引力波闪)在高能区(MeV,百万电子伏特)的辐射性质给出了严格的限制。

慧眼HXMT望远镜(资料图片)
事实上,引力波事件发生时全球仅有4台X射线和伽马射线望远镜成功监测到爆发天区,中国的慧眼HXMT望远镜(以下简称“慧眼”望远镜)便是其中之一。而参与本次引力波事件观测时,慧眼望远镜刚刚试运行2个月。

中国“慧眼”望远镜监测引力波 全球仅四台能测到(资料图片)
为啥“慧眼”望远镜的“视力”这么棒?

“慧眼”望远镜成功监测引力波源所在天区(资料图片)
这要从“慧眼”望远镜本身的性能说起。

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资料图片)
“慧眼”,带有高能、中能、低能X射线望远镜和空间环境监测器等科学仪器,能将以自身为圆心的全宇宙360度的范围纳入视野之内。

“慧眼”巡天到底能看多远(资料图片)
“慧眼”,能对银河系进行大天区巡天和扫描,发现新的高能天体,也能借助伽马射线暴工作模式,发现其他剧烈爆发现象,帮助研究宇宙深处大质量恒星的死亡及中子星并合等过程中的黑洞形成。

“慧眼”有效载荷示意图(资料图片)
其实,“慧眼”望远镜的设计初衷是探测黑洞和中子星等银河系内的X射线天体,研究极端引力场条件下的物理规律。
而这次监测,竟使得“慧眼”望远镜有了创新性的运用。这一惊喜也是源于慧眼在0.2—5MeV能区的探测接收面积最大、时间分辨率最好,因此,凭借强大的探测性能,“慧眼”望远镜对引力波闪(即编号为GRB170817A的伽马射线暴)的MeV能区的伽马射线辐射的探测能力最强,并对该引力波闪在MeV能区的辐射性质给出了严格的上限。(郑然)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苟利军研究员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