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仅说我来给你治病,他还说,我来给你找钱。” 这是刚刚播出的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中,主持人敬一丹形容他的一句话。
他叫梁益建,是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医生,2月8日,他获得了“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在现场,他用着沙哑的嗓音激动地跟大家说:“每当看见那些患者站起来,我感觉非常幸福,他们成了一个正常人,中国人少了一个残疾人。”
2008年,梁益建被派到盐源县泸沽湖地区做医疗支援,当时他遇见了以为患有极重度脊柱畸形的病人伍才林。经过详细诊断、研究,及长达9个小时的手术,让曾经不足1.3米的“驼背”病患,直起腰身变成1.78米的大个子。
这场“偶遇”成了梁益建极重度脊柱畸形治疗的开篇。2009年,梁益建在凉山州木里县遇到一个年轻患者刘正富,当时给他许诺,“你等着,我帮你找到钱就回来接你。” 1年后,梁益建驱车7小时,去木里县接刘正富,并为他实施了手术。
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曾小峰曾接受媒体的访问时透露,在中国有超过500万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中大部分是20-30岁年轻人,且男性多于女性。
从2008年至今,梁益建让1000多位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都挺直了脊梁。为了给这些贫困患者赢得更稳定的求助渠道,梁益建博士团队从2014年开始与公益基金合作。据不完全统计,获得帮助的患者接近200位,金额近500万元。 “看见你就像看见了光。没错。就像是重生的光。”这是一位病患徐凤莲在形容“梁爸爸”的时候讲的。当问她为什么称他为“梁爸爸”时,她说:“因为他对我们好,亲切,暖心,耐心,就像自己的爸爸一样。”在医院骨科医生们眼中,梁益建是个精力充沛的人,留利落平头,疾走于病房、办公室、手术室之间,一转身便找不见人。
“脊柱侧弯压迫肺功能受损,为了扩张肺部增加肺活量,梁爸爸自己掏腰包给我们请音乐老师让我们练习气息。” 徐凤莲讲到。在9年的时间里,梁益建也不断从患者身上总结出一整套经验,专利发明了矫正脊柱畸形的牵引设备“头盆环”,逐渐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
“自谦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中,评选委员会给予梁益建的评价,他用妙手仁心实现曾经被人视为异想天开的梦想。中国数字科技馆(记者 白璐)
(部分资料引自成都日报、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