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资讯  >  新闻

【展览推介】扬科技之帆,泛历史之海,《何以文明》《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正在中国科技馆火热展出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千秋华夏,万里河山,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辉煌文明宛如璀璨星河,而科技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星光,是文明演进的见证者和塑造者。
2024年12月7日,《何以文明》《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在中国科技馆一层短期展厅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步入其中,您将踏入历史长河,走过良渚、陶寺、二里头、三星堆和殷墟五大中华文明遗址,看到华夏文明诞生时期的“技”与“道”,感受先民们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和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何以文明》《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
展览日期:2024年12月7日至2025年2月28日
参观时间:9:30-17:00(检票截止时间16:30)
展览地点:中国科技馆一层短期展厅
购票方式:中国科学技术馆官网或中国科学技术馆公众号
购票二维码
01
“何以文明”与“何以科技”
约5300年至4300年前,为了抵御洪水的侵袭,良渚人规划并建设了庞大的水利系统,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也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在这一过程中,良渚人发明了由植物茎杆包裹泥土、再用植物条带绑扎固定的块状堆筑材料——草裹泥,使用这一材料,可以加快固结,增加抗拉强度,使堤坝不易崩塌。这些充分展现了良渚人对水位季节变化和植物材料特性等的认识和利用能力。
在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前,陶寺遗址先民们通过观象台13根夯土柱之间的缝隙,观测日出方位,从而确定节气,指导农耕。陶寺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测遗址之一,证明了中华文明在天文学领域的早期成就。
距今约3800~3500年的二里头遗址,出土了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成组青铜礼器)和铜镶玉(石)制品,是中华文明早期科技与建筑智慧的杰出代表。
《何以文明》展览,,三星堆文化
五大中华文明遗址文化展示区——良渚
中华文明遗址,沉浸式探索展
五大中华文明遗址文化展示区——陶寺观象台
在本展览的《何以文明》VR沉浸探索展区和五大遗址文化展示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壮丽图卷徐徐展开,观众御龙飞行、俯瞰神州,见到的不仅是“何以文明”,也是“何以科技”,是科技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大意义,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体现。
古代科技,中华文明科技史
VR沉浸体验场景
《何以文明》VR沉浸探索体验内容场景
02
数字空间里的“青铜时代”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文化,出土了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等造型雄奇、工艺精美的青铜器,并展示了陶范法、铸接技术等古代中国金属加工技艺,在世界青铜文明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多元一体,文明体现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模拟场景
展览中的沉浸式数字艺术空间,是对历史与古代科技的创新性诠释,以光影、色彩和声音唤醒沉睡千年的遗迹。在光影变幻的空间中,朋友们可以看到以五种视觉风格呈现的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以别开生面的方式感知古蜀国铸造发展之路;触摸光影壁画,探秘流沙下浮现的文物,与小堆堆、大立人等趣味文物拟人形象,一起在时光中漫游。
沉浸式艺术空间
光影壁画,探秘流沙
沉浸式数字艺术空间
03
解锁多重身份,感悟历史人生
很多朋友童年时,都会有一个“成为科学家/考古学家/画家”的伟大梦想。在《何以文明》《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现场,我们将有机会体验梦想中的人生。
在展览数字体验区,AI画台、AI拍照、3D打印等趣味玩法,将把每位观众朋友的艺术想象瞬间变为生动的现实作品,融合历史,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闪现。
解锁多重身份体验,数字体验区互动玩法
在研学区,朋友们可以在专业讲师指导下,体验青铜铸造和玉器制作,走进古代工匠的人生,或者一秒变身考古工作者,参与考古坑现场发掘,感受地球生物和人类文化起源的无穷奥秘。
打卡集章区,文物图章收集
在打卡集章区,还可一站式集齐近百种中国珍贵文物图章,留下时空旅行的炫酷纪念。
中华精美印章,科技馆展览印章
著名科幻小说《三体》中提到过,“宇宙很大,生活更大”。科技并不遥远,它可以存在于历史的每个断面,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何以文明》《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希望能引领大家拥抱科技、历史与生活的无限魅力。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王磊]
分享到: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41213_1081829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