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资讯  >  历史文明

世界是如何变小的—从引发地理大发现的马可波罗说起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硕大的地球突然间就变小了,变成“村”了。也许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信息的高速交流,地球就好像一个村庄,人们可以即时地接触到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可以对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作出即时的反应,整个世界也变得沟通便利,因此感觉小了。那么,千百年来,世界是如何慢慢变小的?这还要从引发地理大发现的马可波罗说起 。

  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欧洲中世纪时代,由于匈奴的西迁导致了日耳曼蛮族的南下,领主土地问题、国家分裂、瘟疫和战争等此起彼伏,给欧洲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或者说随着一本游记的广泛传播,欧洲人再次兴起了对东方文化的热情——那就是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

  激发欧洲人东方情结的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3 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他在17 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前往东方,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历时四年于1275年到达北京。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了17 年,曾担任元朝官员,并访问了当时中国的许多地方,包括云南和东南沿海地区。1291 年,马可波罗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一位名叫“阔阔真”的蒙古公主从泉州出发,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到波斯成婚。之后便转路回国,1295 年马可波罗一家回到意大利。1296 年在威尼斯和热亚那的海战中,马可波罗作为战俘被投入狱中。狱中他遇到了比萨的小说家鲁思梯切诺(Rusticiano),于是由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切诺撰写的一部轰动世界的东方游记就这样在1298 年完成了。书中描述的中国非常富裕,天文学很发达,各种艺术绘画、雕刻、铸铜、陶瓷、建筑都已经达到极高水平。

  《马可波罗游记》为当时的欧洲人提供了有关中国最为全面可靠的资料,实际上,这部著作使西方人对世界的了解范围突然扩大了一倍,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向往。同时,亚洲中部和西部地缘政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帖木儿汗国控制了中亚,奥斯曼帝国统治了西亚,传统意义上的陆上丝绸之路被穆斯林世界所垄断。在马可波罗的影响下,欧洲人认为东方真是一片“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的土地,于是一代代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被吸引着通过海路到东方探险,最终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一生的“误会”

  有史料为证,哥伦布就是手握着《马可波罗游记》寻找前往东方的海洋之路的,可以说《马可波罗游记》成为他战胜全部苦难的动力。当年哥伦布经常阅读的,是一本1485 年印行的拉丁文版《马可波罗游记》,他做了264 处边注,共475 行。直到今天,在西班牙塞尔维市的哥伦布图书馆还存放着他当年读过的《马可波罗游记》。1492 年首航时,哥伦布不仅带着《马可波罗游记》,还带着一份西班牙国王致蒙古大汗的国书和两份空白的备用国书。大海茫茫,他无意中闯到了美洲。但是哥伦布一直到死去都认为自己到了马可波罗书中所称的东方,他把古巴岛当作日本,把墨西哥当作书中记载的杭州,把生活在美洲的当地人称为“印度人”,也就是“印第安人”。而哥伦布去世后,欧洲人才意识到美洲是一个“新大陆”,由此,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人类也由此从原来的分散孤立开始走向集中联合。

  达伽马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达伽马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忠实粉丝。在他率领船队出发之前,所做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便是再次仔细地通读了《马可波罗游记》,准备就绪后才开始启航。1498 年,达伽马率领葡萄牙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并且从印度带回了大量的香料和珠宝。达伽马开辟的新航线让葡萄牙的经济和社会焕然一新,成为非常先进的国家,占据了海上超级霸主的地位。而且,随着新航线的开通,西方国家的商人、传教士等闻风而动,不断去东方采购香料,掠夺黄金,为资本阶级的积累带来了丰厚的利益。

  领导首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

  在相对成熟的美洲航线和东方航线基础之上,葡萄牙探险家、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于1519-1522 年完成环球航行。令人遗憾的是,麦哲伦在环球途中死于菲律宾的部落冲突中,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产生了一场革命。它证明了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不是陆地,而是海洋,世界各地的海洋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完整水域,这为后人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马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的影响真是太大了。无论是哥伦布,还是为新大陆命名的亚美利哥,抑或绕过好望角的达伽马以及领导首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无一不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忠实读者。马可波罗用一场横跨欧亚的漫长旅行,一本看似天方夜谭的精彩游记,在无意中,让世界变小了。有西方史家评价说:“马可波罗对亚洲东海岸的描述,对于排除前往远东海路上的许多困难,有巨大价值。”可以说,地理大发现的伟大壮举发源于13 世纪。

  Tips:为什么引发地理大发现的航海家令人尊敬?

  在当时,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因此,远洋航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生死之旅。在15 世纪中叶,人类知识总和中已知的陆地面积只占全体陆地的2/5,航海区域也只有全部海域的1/10;但到了17 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即将结束时,人类知识总和中已知的陆地和海域都已达到全体的9/10。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邱馨婵]
layui

查看更多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91129_932334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