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滨,中国科学技术馆,展览设计中心高级工程师
展品简介:
观众操作返回舱前方的2个平板电脑,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3D透视效果,了解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返回舱内部结构及航天员活动;另外演示降落和软着陆过程动画。
正文:
一般载人航天器可分为推进舱、轨道舱和返回舱三部分。当航天器进入预定轨道后,轨道舱留在轨道上工作;推进舱在坠落地球的过程中焚毁;而返回舱需载着航天员安全着陆。
返回舱分离后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越大气层,气流千变万化将使高速飞行的返回舱难以保持固定的姿态,因此必须把返回舱做成不倒翁的形状,底大头小,不怕气流的扰动。飞船进入80千米高度时逐渐进入稠密大气层,大气摩擦产生阻力在减速的同时会产生1200℃的高温,返回舱表面涂有特殊材料,利用材料的热解、熔化、蒸发等方式保护舱体。距离地面10千米时,弹出伞舱盖,随即拉出两具引导伞和减速伞,降到6千米时打开1200平方米的主伞,进一步减速。着陆前距离地面1.5米时反推发动机点火,进一步缓冲着陆时的冲击力。
当返回舱着陆后,会快速切割降落伞,并及时发出GPS定位信号。降落在海上时,将自动释放出染色剂,把周围海水染为荧光色,方便救援人员快速发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