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所用的钟表,精度高的大约每年会有1分钟的误差,这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但在要求很高的生产、科研中,就需要更准确的计时工具。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就是原子钟,卫星导航、空间站系统普遍运用原子钟维持时间精度。我国目前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星载原子钟已经全部实现国产化,天宫二号上搭载的世界首台太空运行的冷原子钟也已实现预定科学目标。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原子钟的指标一直在提升,所以原子钟的研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5月22日早上10:00,“科学连线”将与大家共同认识原子钟,本次节目我们邀请到的主讲嘉宾是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大卫·维因兰德(David Wineland),他将就《原子钟》这一主题为大家分享原子钟的原理和技术难点。此外,我们还邀请到了中国计量院首席研究员李天初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高克林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教授林毅恒作为对谈嘉宾,带领大家一起了解原子钟的基础知识,以及中国先进的“高精度原子光钟”的进展。
节目还将带领大家云游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同感受原子分子物理的魅力。
主讲嘉宾:大卫·维因兰德
大卫·维因兰德教授,美国物理学家。因提出了突破性的实验方法,使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体系成为可能,他和法国物理学家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共同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研究生时期开始,大卫·维因兰德教授的长期工作目标就是提高原子光谱的精度,即原子特定振动频率的测量。这项研究可应用于制造更好的原子钟,并能使实验中对原子能量级别和原子运动有更精确的控制。这种控制可以应用于其精度仅受量子力学限制的计量学,以及应用于量子计算机基本构造块的演示。
对谈嘉宾:李天初
李天初,现任中国计量院首席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1970年清华大学毕业,1981年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81年以来在中国计量院从事时间频率基准,原子干涉重力,激光光谱,光电子和光干涉计量等研究。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对谈嘉宾:高克林
高克林,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导。
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物理系,1990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工作。曾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系,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大学访问和合作研究。主要从事囚禁冷却离子光频标以及精密谱研究。2005年,被科技部聘为“973”计划“原子频标物理与技术基础”项目首席科学家;2011年被科技部聘为“973”计划“光频标关键物理问题与技术实现”项目首席科学家;2017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高精度原子光钟”项目首席科学家。
对谈嘉宾:林毅恒
林毅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教授。
2015年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CU Boulder)物理博士学位,师从David Wineland教授。2015-2018年在美国JILA研究所任博士后,从事光镊束缚原子量子信息实验。2018年回国,任中国科大物理学院教授。研究围绕离子阱量子信息实验,涵盖量子门、新型量子纠缠、协同冷却、耗散量子体系等前沿课题,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曾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科大杰出研究校长奖,第24届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由原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88年建成验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实验室已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磁共振波谱学与原子分子物理学创新研究基地,实现了从基础到应用的完整创新链,引领了我国多学科交叉的磁共振波谱学发展,研发了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精度原子频标,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实验室以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磁共振波谱学与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创新研究。在波谱学领域,面向化学和生命分析,重点开展磁共振波谱方法学和谱仪技术研究,充分发挥国家大型科学仪器平台作用,引领我国多学科交叉的波谱学发展。在原子分子物理领域,重点开展原子分子量子态的光场调控前沿基础研究;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按照“探索一代、研制一代、应用一代”的布局,开展原子频标从基础到应用的研究。
本期“科学连线”将于5月22日上午10:00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准时开启,欢迎大家观看!
直播二维码: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刘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