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00921_1034463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食尚健康》

《食尚健康》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7:00

《食尚健康》创刊于2018年,由《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主办,是一本主打饮食健康的杂志,传播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研究时下流行的热门食材,分享健康养生的食疗菜谱,让大家吃得美味,吃出健康。

文章数
分享到:

在中国,还有不吃辣的地方吗

2020-09-21 09:25:00

  这些年,不管南北西东,都能听到这样的约饭——走,撮一顿麻辣火锅!

  无他,就爱那一味辣。

  不止麻辣火锅,还有湘菜、川菜、麻辣小龙虾等等,总有一家在你附近。

  辣味征服了全中国。

  怎么就川湘云贵最嗜辣

  说起哪里最爱吃辣,排前面的肯定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江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肠胃。这些地方都有个特点:寒湿,既湿,又寒。

  四川、重庆,处盆地,阴雨连绵,难见阳光,古有“蜀犬吠日”之说。

  云南、贵州,在高原,高处不胜寒,且崇山峻岭,雾锁深山,雾气皆湿气。

  至于湖南、湖北、江西,河网交织,湖泊密布,也是湿重之地。

  以前没有除湿器、暖风机,吃点辣,出一身热汗,不冷了,感觉轻快了。

  中医总结出规律。

  汉末药学著作《名医别录》云,花椒能“除六府寒冷”;《本草纲目》称,“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

  他们的辣,“辣”么不同

  爱吃辣的那些地方,也各自有独特的一味。

  四川、重庆 【辣里带着一股子“麻”】

  初次吃麻辣烫、麻辣火锅,大抵都被震撼过:舌尖仿佛被电击中,又仿佛被无数细针扎着,酥麻麻的,再吃两口、三口,舌头都不像是自己的了。

  花椒,即是“麻”的来源。

  据研究,花椒之麻,实质是一种震颤感。花椒里的某些成分,会让人体的神经细胞以为,感受到了约50赫兹的震动。

  历史上,大部分吃辣的地区都吃花椒。但辣椒传入后,仍然偏好花椒的,就剩下四川、重庆了。

  想来也不奇怪,四川历来是花椒的重要产地。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所产的汉源花椒,色丹、粒大、油重、香浓,最为知名。在唐代,还被列为贡品,有“贡椒”之称。

  湖南、湖北【真的是在吃辣椒】

  到底哪个地方最能吃辣?——这个问题的争论,经久不衰。 在很多“吃辣排行榜”中,湖南都位列第一。 据说,湖南人一年当中,平均每人要吃10公斤辣椒,远超其他省份。

  还有人形象地说:湖南的辣,三口两口下去,突然觉得胃里被人捅了一刀,痛不欲生,回头再看别人,在那边悠悠回首,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笑。

  湖南湖北人爱的,不是辣味,真是辣椒。

  中国工程院院士、培育了多个辣椒新品种的邹学校教授说:“湘菜有辣椒炒肉、油淋辣椒、擂辣椒皮蛋这样的菜,这些菜,辣椒是要吃掉的;而在川菜中,麻辣仔鸡、水煮肉片等菜品中的辣椒都是配料,是调味料,是不吃的。”

  也不像其他地方,吃辣还要加点香、添点酸、配点麻,湖南湖北人吃的,更多是赤裸裸的辣。

  最纯粹,大概也最极致。

湖南、湖北【真的是在吃辣椒】

  贵州、云南【辣,离不开“酸” 】

  在云贵地区,最勾人食欲的,莫过于酸汤鱼。那酸香,让人垂涎。

  当地人好酸辣。贵州有句民谣:“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形容走路不稳)。” 酸辣从何来?他们有种特色调味品——糟辣椒。

  将细细长长的山辣椒、仔姜、蒜头瓣剁碎,加入白酒、盐,搅拌均匀,装坛储存。十来天后,红艳艳的糟辣椒便完成

  了。本质上,就是腌渍辣椒,使其发酸。 做酸汤鱼、糟辣鱼、黔味回锅肉,都得放糟辣椒。国际知名的贵州辣椒酱品牌“老干妈”,有一种口味正是“风味糟辣椒”。

  不比川辣、湘辣那般霸道,常把人辣得口舌干燥,云贵的酸辣,吃完反倒口舌生津。

  没有哥伦布,就没麻辣火锅

  麻辣、香辣、酸辣、糊辣,如今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辣味,古人其实都很陌生。

  并非他们不好这一口,而是因为,他们少了一种基本原材料——辣椒。

  你心心念念的家乡辣椒,追溯起来,全是舶来品。

  古时,辣椒又称为海椒、番椒。一听名字就知道,它漂洋过海而来。

  辣椒原产于北美洲墨西哥一带,古印第安人把可可、辣椒混在一起,做成原始的巧克力。直到15世纪,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把辣椒的种子带回欧洲,辣椒才走向全世界。

  辣椒传入中国,那得到16世纪明朝了。但最初,在明代人眼里,辣椒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看的。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在戏曲《牡丹亭》里,把辣椒称为“辣椒花”。

  介绍植物栽培的明代专著《群芳谱》,也收录了辣椒,称其“白花,实如秃笔头,色红鲜可观”。

  清代,人们才开始把辣椒入菜。说起来,距今不过200多年。

  古人吃辣,靠“三香”: 花椒、姜、茱萸

  没有辣椒,古人岂不天天清汤寡水?

  才不是!早在东晋,地方志《华阳国志》就记载,蜀人“尚滋味,好辛香”。

  滋味、辛香从哪来?

  靠“三香”——花椒、姜、茱萸。

  花椒,为“三香”之首。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统计中国历代食谱后发现,从北魏到清代,近1/4的菜谱都用了花椒。在唐代,该比例甚至达到四成。较之现在的辣椒,也不枉多让。

  现如今,花椒和姜还在我们的厨房里。

  但对于茱萸,恐怕很多人不知其味,只记得一句唐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实,以往四川人腌鱼、做肉羹,都会放几粒茱萸。时下四川、重庆家家必备的“油辣子”,最初也是用茱萸做的。

麻辣火锅,最早也来自劳苦大众,船工纤夫。

  油辣子的雏形,最早叫藙。

  藙的制法,《礼记注疏》有详细介绍:“今蜀郡作之。九月九日,取茱萸折其枝,连其实,广长四五寸。一升实可和十升膏,名为藙也。”其中,膏,指猪油。看懂了吧,就是用1升茱萸、10升猪油一起煎成辣油。

  此外,胡椒、芥末、扶留藤等,也常用作辣味调料。但它们跟“三香”一样,最终都败在辣椒手下。

  现在,辣椒一统中国。

  我国种植辣椒的面积,仅次于大白菜。辣椒产量、消费量稳居世界第一,比原产地、“世界第一辣国”墨西哥还高。

  为什么?要知道,花椒之麻,不是谁都受得了。姜呢,辣味不重。茱萸,“味辛而苦”。

  这么一比,辣椒太好吃了!

  吃辣,是穷口味?

  也有说,“富吃甜,穷吃辣”。从历史上看,倒也有渊源。

  如贵州,旧时民谚云,天无三天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穷到什么程度?连油盐都买不起,蔬菜更不必论,辣子是唯一的下饭菜。

  我国最早吃辣椒的,正是贵州人。

  明末清初,战乱频仍,又遭涝灾,贵州人便盯上了当时被当作观赏植物的辣椒,由此打开了辣味新世界。

  清代《黔书》云:“当其(指盐)匮也,代之以狗椒(即辣椒)。椒之性辛,辛以代咸,只诳夫舌耳,非正味也。”

  麻辣火锅,最早也来自劳苦大众,船工纤夫。

  清末民初,长江中游一带,船工纤夫为果腹,捡拾被丢弃的牛杂碎,用大量辣椒、花椒、蒜、盐烹煮。杂碎虽腥膻,一辣遮百臭。

  毛主席有句名言“不吃辣椒不革命”,所言非虚。越是底层贫苦人,越受压迫,奋起抗争之心越坚定。

  不过,历史归历史,口味本无贵贱。

  四川的麻辣名菜夫妻肺片,有一诨名“两头望”。源于最初的夫妻肺片,价格低廉,摊头简陋,食者多是劳工。但也有不少有钱人,爱其滑脆辣香,常常一边吃一边两头张望,担心被人撞见。

  现代人的“病”,辣椒能治

  这十几年,辣味以星火燎原之势,铺天盖地。

  伴随着云贵川渝的劳动力大军,川菜、湘菜涌进了全国各大城市。

  早在2010年,清华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国人饮食状况,结果显示,喜欢“辣味”的人占四成,远高于其他;八大菜系中,川菜最受欢迎。

  连原本口味清淡的珠三角、嗜甜的长三角,也越来越多人把麻辣火锅、香辣蟹、水煮鱼当作美味。

  缘何?水土没变,人变了。

  像岭南地区,瘴气四溢,过往的本地人多湿热,吃辣必上火。而今,不分冬夏吃冷饮、雪糕,住空调房,体寒者居多。

  结果发现,吃辣之后,全身暖暖的,竟然还挺舒服。

  再者,都市人压力大,求快讲效率,难有闲情逸致品鲜尝淡。而辣是一种痛,瞬间直中人心。

  这可不是比喻。虽然位列“五味”,但实际上,辣并非味觉,而是痛觉。酸甜苦咸,都靠味蕾“品”出来。唯独辣,是辣椒素刺激口腔黏膜神经所产生的烧灼感。

  吃辣时,大脑以为身体受伤,释放“内啡肽”——一种让人愉悦的物质。用句俗话概括,痛并快乐着。

  辣菜入口,浑身血脉沸腾,意气飞扬。那些烦心事儿,随它去吧!

本文来自《食尚健康》

上一篇:白木耳、石耳、银耳,哪个“耳”最好吃
下一篇:喝一口厚厚的“奶盖”,又是长肉的一天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