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等一段花开,盼一个半夏,历沧桑方能攻邪

2021-02-09 15:35:00

  我是一枚得道的半仙,往来天上人间已2000多年,我很喜欢白娘子和许仙的保安堂,为此常常飞去西湖边,也期望遇到一位撑着油纸伞的英俊少年……

  我有着一颗山川湖海的心,一年四季乘风旅行,不期然今年冬天囿于一处古色古香的药房。

  初见时,它翩若惊鸿,一下便驻进了我的心间。四方药斗,古朴典雅,星罗棋布,铜环把手。

  还有一群眉眼如画的小姐姐,日日素手开屉拉斗,对着那千姿百态的饮片察言观色,轻取轻落,精致的戥称散发着金闪闪的光芒,将每枚素手落下的饮片揽入怀中。

  领班的大姐姐称她们是一群抓药的小仙女,得空每每戏谑:“小仙女们下凡历练了,历练得道,便能飞升上神啦!”末了,大姐姐还特地将手指放在唇边:“嘘……,人间正道是沧桑,小仙要成大仙,好好抓药是正道哦!”这让小姐姐们忍禁不止,我站在角落的青花瓷上也忍不住咯咯笑起来。

中药

  其实大姐姐说的对哦,像我半夏小仙女,就是经过了十八般历练才有今日成就。

  有邪来犯时,我能以一敌三,攻邪外出。我本尊是生半夏,修炼后以一分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各领了一缕魂魄,都能够独当一面。

本尊受天地灵气孕育而成,元气最足,各个医家使用时若不慎重,稍不留神就会造成敌友不分,各有所伤。

  半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于下品。又名守田、水玉。

  时珍先生释名:守田会意,水玉因形。这一句“水玉因形”,我可是高兴了好几个春夏,这是说我美呢!

  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凡半夏不㕮咀(fǔ jǔ),以汤洗数十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

  “不㕮咀”指完整的个子药材不经切制等处理,“水清滑尽”意指去除半夏表面的粘液,且医圣强调“洗不熟有毒”。

  梁代陶弘景:凡用,以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有毒戟人咽喉。方中有半夏必须用生姜者,以制其毒故也。

  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炮炙论》:修事半夏四两,用白芥子末二两,酽醋二两,搅浊,将半夏投中,洗三遍用之。若洗涎不尽,令人气逆,肝气怒满。

  唐《药性论》:“汤淋十遍,去涎方尽,其毒以生姜等分制而用之。”

  明《本草纲目》:今治半夏,惟洗去皮垢,以汤泡浸七日,逐日换汤,晾干,切片,姜汁拌焙入药。或研为末,以姜汁入汤,浸澄三日,沥去涎水,晒干用,谓之半夏粉。或研末以姜汁和作饼子,日干,谓之半夏饼。……

  可见,半夏炮制减毒的认知古来有之。

  现代研究发现半夏表面的黏液物质中含有成束的草酸钙针晶,不经处理容易引发咽喉等部位的炎性刺激。通过反复用热水处理,可有效去除其表面的针晶束,避免不良反应。

  而生姜的配伍应用,现代研究亦表明,生姜中的姜辣素类成分能够减轻半夏毒针晶所致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半夏的刺激性。同时生姜还增强了半夏降逆止呕的作用。

半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5-7月,果期8月,药用其块茎,夏秋二季采挖。

  2015版药典中的半夏及半夏炮制品:

  o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o 清半夏 :8%白矾溶液炮制而成。

  o 姜半夏 :生姜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而成。

  o 法半夏 :甘草石灰水炮制而成。

  下面展示我的本尊和三个分身:

#生半夏 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 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清半夏 (2020版药典公示稿)呈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的片。 切面淡灰至灰白色或黄白至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粉性或角质样。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 呈薄片状、不规则颗粒状或类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  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 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人间历练让每一缕灵魂都自有香气。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半夏生炙有别,龚千锋教授曾针对此给予广大莘莘学子谆谆叮嘱:

  #生半夏  

  毒大,使人呕吐,咽喉肿痛,失音等,一般不作内服,多作外用,用于疮痈肿毒,湿痰咳嗽。如《药奁启秘》中治一切阴疽流注的桂麝散。

  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

  #清半夏  

  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用于湿痰咳嗽,痰热内结,风痰吐逆,痰涎凝聚,咯吐不出。如《局方》中治寒痰咳嗽的二陈汤。

  #姜半夏

  增强了降逆止呕的作用,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如《伤寒论》中治胃脘痞满的半夏泻心汤;《金匮》中治痰饮呕吐的小半夏汤。

  #法半夏

  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用于痰多咳嗽,痰饮眩悸。亦多用于中药成方制剂中,如《中药成药制剂手册》中的香砂养胃丸。

  炮制使我从毒到药完美蜕变,沧桑变化足够我回味三生。

  文走及此已过大半,其实今天的主题不是为了我,也不是为了药房里的小姐姐们,我叫水玉,却是作者笔下的一块 “砖”,是为了“抛砖引玉”,真正的“玉”是人间的历练,是“草”成为“药”必经的炮制之路。

  炮制后各药的变化不同,有的改变了性格、有的改变了功能、有的收敛了一身的戾气(减毒),有的增强了功效等等,修炼的方法和修炼的力度决定了各自最后的成就。

  如生地炮制成熟地后,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

  天南星胆汁制后(胆南星),毒性降低,燥烈之性缓和,药性由温转凉,味由辛转苦,功能由温化寒痰转为清化热痰;

  何首乌黑豆汁拌蒸后味转甘厚,性转温,增强了补益、乌发的功效,消除了生首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利于慢性病人长期服用而不腹泻……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边的各株本草务必要好好修炼,那边的各位医家和药家,读完本文务必要回去好好研习中药炮制的学问。

  《太平圣惠方》曰:“凡合和药,务在精专……修治合度,分量无差,用得其宜,病无不愈。”人、草殊途同归,各自在各自的领域不断研修,互相成就,共同造福这天下的百姓。

非常感谢本文选择我作为历练的代表,我听见小姐姐们说,这是因为我生的美,修炼后是诸药中最美,窃喜,特分享一个半夏外用使人变美的秘籍:

  面上黑气    半夏焙研,米醋调敷。不可见风,不计遍数,从早至晚,如此三日,皂角汤洗下,面莹如玉也(《本草纲目》)。

  天医堂对这个美白秘籍释意说:半夏用小火焙干研成粉末,米醋调和一下敷成面膜,之后不要见风,一天可以敷多次,从早到晚一天三次或五次,连续三天。每次用皂角汤洗干净,大约三天吧能看见变美的效果。

  毕竟是药嘛,我个人不赞成盲目试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比较稳妥。 冬天来了,药房里的活儿越来越多,取药的人比保安堂的人多太多啦,里三层外三层的,小姐姐们常常是从太阳公公未洗脸,一直忙到晚上星星梳了妆挂在天空。

  修炼了一天的小姐姐们末了,还需要对着分不清的灯火和星星说一句魔语:“繁星点点”,才能飞回各自“仙居”休息。

  遗忘了这句魔语,天册会收不到信息,这一天的修炼不会被登记的。今天我隐了身跟着一个叫小直子的小仙女回家了……

文/王丽英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