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1229_935295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这种坚果能打虫,还能预防便秘

2019-12-29 19:32:00

  榧子,又名香榧、榧实,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种子。榧又名野杉,为常绿乔木,生长于山坡,野生或栽培,我国栽培香榧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榧于每年4月开花,次年10月种子成熟,采摘后除去肉质外皮,取出种子即为榧子。浙江省磐安县玉山镇,那里产的香榧闻名全国,故又称“玉山果”。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任杭州知州送别郑户曹时,曾写下了《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诗一首,赞美会稽山香榧,曰:“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说的就是榧子装在金色的盘子中,能驱除人体内作祟的仇敌三虫,香榧虽然微小,但兴致(所引发的联想)并不低,所赠榧子不要轻易扔掉。 

  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描写到,宝玉信步来到了潇湘馆,“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宝玉便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听了,不觉心内痒将起来,再看时,只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宝玉在窗外笑道:‘为甚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一面说,一面掀帘子进来了。” 

  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坐在床上,一面抬手整理鬓发,一面笑向宝玉道:‘人家睡觉,你进来作什么?’宝玉见他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一歪身坐在椅子上,笑道:‘你才说什么?’黛玉道:‘我没说什么。’宝玉笑道:‘给你个榧子吃!我都听见了。’” 

  宝玉给黛玉吃的榧子,为干果中的珍品,曾被列为朝廷贡品。早在宋代,我国人民就将其加工成椒盐香榧、糖球香榧、香榧酥等美食。《本草衍义》载:“榧实,大如橄榄,壳色紫褐而脆,其中子有一重粗黑衣,其仁黄白色,嚼久,渐甘美。” 

  香榧果食用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脂肪油高达42%,其中亚油酸7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4.88%,油酸20%,硬脂酸约10%,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多糖、鞣质、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 香榧子生吃甜美,炒食香脆,做羹汤甘鲜,向来被作为宴席上的上乘佳果之一。尤其炒食味道更香,炒时可加些砂子,不宜用大火。因为,坚果壳传热较慢,火急容易外壳焦了里边果仁还不熟,用中火一直炒到壳黄为宜。 炒好的榧子,它那枣核般大小的种仁,吃起来香美、松脆,有点像花生仁,但比花生仁更有一种别致的香味。吃香榧有讲究,每颗香榧硬壳的一端都有两道裂口,俗称“香榧眼”,吃时无需用嘴咬开果壳,只要用拇指和食指按着“香榧眼”一捺,硬壳便开裂,然后,将果仁按在壳中稍稍往复旋转,果壳即可除尽。   香榧子除了加工成干果作为美味食品外,还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其性温,味甘,入肺、胃、大肠经,具有消除疳积、润肺滑肠、化痰止咳之功能,适用于多种便秘、疝气、痔疮、消化不良、食积、咳痰等症,还可用于杀灭蛔虫、蛲虫、钩虫等等多种肠道寄生虫。 

  《本草再新》载:香榧子“治肺火,健脾土,补气化痰,止咳嗽,定咳喘,去瘀生新。” 

  《日用本草》亦载其:“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腹中有虫积者食之即愈。又带壳细嚼食下,消痰。” 

  《本草新编》曰:“榧子杀虫最胜,但从未有用入汤药者,切片用之至妙,余用入汤剂,虫痛者立时安定,亲试屡验,故敢告人共享也。凡杀虫之物,多伤气血,惟榧子不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榧仁内含4种脂碱,对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治疗和预防淋巴肉瘤有辅助疗效;所含的脂肪酸和维生素E可润泽肌肤、延缓衰老;所含较多维生素A,对眼睛干涩、易流泪,夜盲等症状有预防和缓解的功效;所含的生物碱,对子宫有收缩作用,民间常用以堕胎。 

  榧子入药多连壳生用,打碎煎汤内服,常用量为15~50克;或炒熟去壳,取种仁嚼服,每次10~20枚;或入丸、散。驱虫宜用较大剂量,顿服;治便秘、痔疮宜小量常服。 

  温馨提示:榧子不要与绿豆同食,否则容易发生腹泻;榧子性质偏温热 ,多食会使人生热上火,所以咳嗽咽痛并且痰黄的人暂时不要食用;因为食用榧子有饱腹感,所以饭前不宜多吃,以免影响正常进餐;榧子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腹泻或大便溏薄者不宜食用。 

  市场上有以粗榧科植物三尖杉树的干燥种子冒充榧子。早在明代汪颖所著的《食物本草》中就记载:“榧有一种粗榧,其木与榧相似,但理粗色赤耳,其子稍肥大,仅圆不尖,〈神农本草〉柀子即粗榧也。”粗榧即三尖杉的别称,它与榧子系两种榧实,既不同科,又不同种,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榧子:外观呈卵圆形,长2~4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一端钝圆,有一椭圆形的疤痕,色较淡,在其两侧各有一个小突起,另一端梢尖;外壳质硬脆,破开后内面红棕色,有麻纹,种仁卵圆形,皱而坚实,表面有灰棕色皱缩的薄膜,仁黄白色,富含油性;闻之气微粗香,口尝味微甜,嚼的越久,味道越甘美。 

  伪品三尖杉子(粗杉):外观呈纺锤形,长2~2.5厘米,个头比正品小,表面棕红色,具纵向条纹;外壳质硬但不脆,除去后内种仁表面灰棕色,两侧各具一条明显的边棱,有红棕色或类白色的鳞毛;闻之气微无香味,口尝味微苦。 

  粗榧科三尖杉树的干燥种子不具备榧子的上述功效,且按《本经》还记载,粗榧的种子有毒,故不可代替榧子使用,入药要仔细辨别,慎之又慎,以防误用中毒。 

  作者:韩冰

文来自《中国中药 

上一篇:种葛南山下
下一篇:这叶这果,随处可捡,能治心血管病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