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0725_92027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中药的前世今生:未来可期

2019-07-25 13:36:00

  中医中药文化是上下5000年中国文化精神森林中的一棵长青树,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瑰宝,在煎煮、醇沉、蒸发浓缩等传统生产方式中,中药得以薪火相传。但是在现代社会,传统的中药生产方式缺陷日益突出,已经无法满足中药现代化、规模化、国际化的需求。不仅如此,社会对中医的态度也趋于两极化,“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冲突持续加剧,以至于遮蔽了现代中医的真实面貌。本文将浅谈中药繁荣历史及目前中药发展的困境,从中药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以实例比较传统与现代生产技术的生产效率的不同,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生产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表达对中药发展的前景的期待。

  历史上繁荣昌盛的中药文化

  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即“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

  夏代酒和商代汤液的发明,为提高用药效果提供了帮助。西周时期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秦汉时期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法,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了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温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概括论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配伍和药性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

  西晋时期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系统论述了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初步形成了经络、针灸理论。

  唐代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

  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温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清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一些学者开始探索中西医药学汇通、融合。

  中药发展困境

  我国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有一定基础,然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类疾病谱的改变, 现有的疾病不仅没有得到充分治疗, 新的疾病仍在不断出现, 我国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理论广博深邃,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更难为西方人所接受;师徒相承,治疗领域各有擅长.用药和炮制各有特色,相互交流不足;重视药性、功效,对药效成分重视不足。量化、标准化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前题。中药产业不强我国有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中药企业众多,但品种混乱,品质良莠不齐,中药质量标准不健全,基础研究薄弱,企业规模小,制药技术及设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力不强。中药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中药资源,品种优良、疗效突出、地域性显著。随着全球对中药需求的快速增长, 加上近几年对道地药材的掠夺式开采,有限的药物资源迅速枯竭,稀贵的中药材更是面临枯竭。中药进入国际

  尽管中药有少量出口,但远未成为国际认可的药物,不能合法进入国际医药市场。药学体系不同导致认识差异及中药自身因素是主要问题,如成分研究不够,含量不清,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大多缺乏实验评价。片面理解中药现

  中药现代化走简单模仿西药研制道路,导致中药研究日益脱离自身理论基础和特有临床体系特点,使中药科研走向异化。

  中药生产方式见证中药发展

  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能使中药更好地发挥药效。中药的生产是中药产业中关键的一环。

  传统中药生产方式

  在中药漫长的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一代代中药人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药提取生产体系。中药的传统提取方法包括水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改良明胶法、回流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升华法等。其中水煎煮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操作、原理也最为简单。

  在中药的漫长生命中,生产方式不断地完善演进。但是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很多问题都无法有效避免,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生产出的中药质量难以保证。比如有效成分损失太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分;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有可能与有效成分作用,使其失去原有效用;非有效成分不中药能被最大限度地除去,浓缩率不够高;提取液中除有效成分外,往往杂质较多,尚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给精制带来不利;高温操作会引起热敏性有效成分的大量分解。

  现代中药生产方式

  在传统中药生产方式局限性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为了使中药取得更加长足稳定的发展,面对中药这个复杂的体系,专家学者们根据其特性,从各个角度对中药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掌握和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使得中药生产规模化,为中药走向国际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应用于中药提取分离中的高新技术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膜分离技术、超微粉碎技术、中药絮凝分离技术、半仿生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旋流提取法、加压逆流提取法、酶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滤法、分子蒸馏法等。利用现代中药生产技术提取出的中药提取物纯度高,操作简单,节能;提取效率高,生产周期短,易发现天然植物中新的活性成分,极少损失易挥发组分或破坏生理活性物质,无溶剂残留,产品质量高。

  对比传统与现代的中药生产技术,不难发现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中药的生产更为高效,并且对于保留中药原有色香味方面,现代技术也能十分出色的完成。但是,传统技术依旧不可或缺,一方面它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确有其特殊的功能;另一方面,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医在使用古法炼药,这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可以对历史文化进行发展,去精华去糟粕,但首先需有继承,让中药悠久的历史不至于虚无。在传统和现代生产技术的共同促进下,中药稳步走向标准化和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展望未来,中药的发展也势必更加繁荣。

  未来可期

  中药的临床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 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还是在《中国中医药(2016年12月)》等重要文件中,都可以看出国家对中药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力图中药国际化与标准化。随着各项措施的开展,中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稳步提升。2016年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全球首个圆满完成美国FDA三期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2018年11月23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道地药材多维评价分会、成都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中药欧盟完整注册论坛”在成都召开。“三七三醇皂苷”中药提取物标准进入《德国药品法典》2018年版,这也是中药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提取物标准进入欧洲国家药典,为中药及中药标准国际化迈出坚实的一步,是我国中药国际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这些事件都表明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在提升。

  随着中药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传统中药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因此各大药企和研究人员都在不断创新中药生产的新方式,以求取得更高的生产效率。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的发展, 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优秀中医药学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有助于我国的全面发展。其纯天然、种类丰富、毒副作用小和疗效独特等特点, 使它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中药的现代化提供了机遇。在实际中, 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发挥出中药资源的优势, 构建以企业为主的中药体系,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的现代中药产业, 从而推动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发展。在国际化的发展中,要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大数据及互联网契机,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杂志

上一篇:关于中药,这是老百姓最想问、科学家最想答的一个问题
下一篇:大学生中医药思潮——谁愿执手便是不弃?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