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开博时间:2019-06-30 15:32:00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原名《遗产与保护研究》,创刊于2015年,双月刊,刊载覆盖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先进理念、问题剖析、创新方法等,传播国内外遗产保护先进理念与技术,总结推广各类遗产保护的经验,提升我国遗产保护与利用水平。

文章数
分享到:

申遗背景下左江流域考古新发现与研究现实意义

2021-08-05 13:42:00

  左江岩画,又称左江崖画、左江崖壁画、 左江花山岩画、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平而河流域沿岸及其附近的悬崖峭壁上,岩画色彩呈赭红色,造型以人像为主体,人像一般作正面、侧面两种姿势, 多作举手屈膝的半蹲姿势,辅以铜鼓、羊角钮钟、环首刀、一字格剑、矛、狗、鸟、太阳等图像,与依存的山崖、河流、台地构成极具神秘色彩的画卷(图1)。左江岩画以其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 于2006年、2012年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随之,“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概念被提出,并进入岩画研究的视野,为登上世界岩画的舞台创造了条件。为配合广西左江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改变长期以来左江流域考古资料匮乏的状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统一组织下,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相关文博单位机构的工作人员,组成左江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课题组,对左江两岸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

  2016年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一个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笔者参与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过程,期间先后对左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文化遗存展开了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并参与编写《左江右江流域考古》考古报告部分内容,对左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汉代文化遗存相互间关系、族属、文化序列等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由于篇幅有限,以上问题另做文章讨论。本文从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出发,观察申遗背景下左江流域考古新发现与研究工作在岩画申遗、文化传播、旅游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申遗背景下左江岩画分布区域内考古新发现与研究

  基于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平台,左江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课题组于2010年9—10月和2013年8—12月先后对整个左江两岸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 重点调查了沿江岩壁画点70多处,踏查了周边古代文化遗存共200多处,复核和发现了25处古代文化遗址。考古调查新发现的这些遗址,根据堆积形态及出土物特征,可分为贝丘遗址、先秦岩洞、汉代城址等文化类型。

  截至目前,左江两岸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贝丘遗址为主,主要包含洞穴贝丘、台地贝丘、岩厦贝丘3种类型。如洞穴贝丘遗址是左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类型,在洞穴地表可见明显的螺壳、蚌壳堆积,伴随螺壳、蚌壳出土的还有夹砂绳纹陶片和石器等。从目前情况看,在岩画分布区域内新发现宝剑山A洞、宝剑山B洞、三洲尾、陇狗山、闸口山、敢造山等洞穴贝丘遗址。这些遗址紧邻岩画,距离岩画10~50 m,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特征明显。尤其以宝剑山A洞洞穴遗址出土遗物最具有地域特征,是目前左江洞穴贝丘文化的代表。又如台地贝丘遗址,主要分布在左江两岸的一级台地上,遗址地势较平缓,地表散布有大量螺壳及打制和磨制的石器等遗物。从实地考察情况看,新发现属于台地贝丘遗址包含舍巴、白雪屯、孟命屯、辉村屯、充禾屯等台地贝丘遗址。这些台地贝丘遗址一般分布在左江右岸一级台地上, 分布面积广,以螺壳为主要堆积,在地表上采集到螺壳、石锛、陶片及骨头等遗物。再如岩厦贝丘遗址,主要分布在左江两岸崖壁下,遗址地势较平缓,地表可见散布的螺壳、蚌壳、石器等遗物。从目前情况看,新发现属于岩厦贝丘遗址,包含下白雪山、纱帽山、沉香角、无名山、花梨山、岜银山、驮那山、图战岩等岩厦贝丘遗址。这些新发现的岩厦贝丘遗址紧邻岩画,以螺壳堆积为主,在地表可以采集到螺壳、蚌壳、砍砸器、人骨、绳纹陶片等遗物。

  岩洞葬主要分布在岩溶地貌较发育的地区,广西是岩洞葬的主要分布区,而先秦岩洞葬主要集中分布在左江流域。三洲头洞穴遗址是考古新发现的一处先秦时期岩洞葬。该遗址位于左江右岸三洲头山脚下的岩洞内,距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上金乡卷逢村白雪屯东南约1 200 m。洞内地面因村民挖岩泥破坏严重,未发现文化层和遗物,仅在洞口采集到10多片夹砂绳纹陶片。另外,宝剑山A 洞洞穴遗址与第一期贝丘文化层相互叠压的第二期文化也属于岩洞葬,考古出土遗物以陶器和蚌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和骨器。

  庭城遗址是考古调查发现的唯一一处汉代城址。该城址位于崇左市龙州县上金乡联江村舍巴屯东北面约500 m处的河岸台地上。遗址近椭圆形, 面积约2 600 m2 ,文化遗物丰富,出土文物汉式特征明显[1]1-12。

  考古新发现与研究的现实意义

  如前文提及,上述遗址的新发现对全面了解左江流域古代文化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周边古代文化的分布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从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来看,左江岩画分布区域内的系统考古与研究工作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为左江岩画申遗提供不可或缺的考古材料

  左江岩画以其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长期备受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他们对左江流域岩画的研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然而在一些问题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争议。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此前对岩画分布范围内考古遗存研究较少、岩画相关的考古成果严重缺乏,对左江岩画的研究往往只能依靠对岩画表现内容进行阐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岩画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基于岩画申遗平台,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加强对左江流域系统考古调查与发掘,在岩画分布区域发现了大量考古遗存,并对舍巴、宝剑山A洞、沉香角、无名山、庭城等遗址进行了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舍巴台地贝丘遗址位于崇左市龙州县上金乡联江村舍巴屯东北面约20 m处的丽江南岸台地上,考古发掘共获取石器标本200多件及骨器、陶器标本各1件,另外还出土大量动物标本及石器原料、断块、废料等石制品。

  宝剑山A洞洞穴遗址位于崇左市龙州县上金乡两岸村小岸屯左江右岸的宝剑山岩画南面约15 m 处的崖壁下岩洞内,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主要有石器、蚌器、陶器、骨器等。经初步分析,至少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文化为洞穴贝丘遗址;第二期文化属于岩洞葬。宝剑山A洞洞穴遗址为第一期文化,地层中含有大量的水生螺壳,少量的水陆生动物遗骸。其中出土的蚌器数量多,有鱼头形穿孔蚌器、双肩蚌铲、锯齿刃蚌器等。双肩蚌铲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丰富,制作精美,多为直柄、溜肩、弧腰缓收成刃。锯齿刃蚌器在广西古代贝丘遗址中十分罕见,其锯齿细密,工艺先进,在广西古代贝丘遗址中首次发现。石器是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共存,材质为砾石,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石斧、石锛做工比较精细。打制石器有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等。陶片数量少,无完整器,均为残碎的夹砂陶片,烧制火候较高。从残片分析,主要为敞口的釜类、罐类器物。纹饰主要为绳纹,也有刻划纹。有的陶片有穿孔现象。

  沉香角岩厦贝丘遗址位于崇左市龙州县上金乡两岸村小岸屯西北方向的沉香角岩厦处,西依左江东岸,东临沉香角半山腰崖壁,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有螺壳、蚌壳、砍砸器、石核等遗物。

  无名山遗址位于崇左市龙州县上金乡卷逢村白雪屯对岸的无名山岩厦下,遗址保存完好,有明确的地层关系,出土文化遗物200多件,主要有石器、蚌器、铁器、骨器、陶片和水陆生动物遗骸等。

  庭城遗址位于崇左市龙州县上金乡联江村舍巴屯东北面约500 m处的河岸台地上。文化遗物丰富,出土砍砸器、石斧、绳纹板瓦、筒瓦、陶罐残片等遗物。根据出土遗物初步判断该遗址有可能为一处汉代城址[1]1-82。课题组对考古新发现及近些年来左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考古调查与发掘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写成《左江右江流域考古》考古报告。这是左江流域第一部考古发掘报告,改变了长期以来左江流域考古资料匮乏的状态,为左江岩画申遗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考古材料。

  促进左江岩画文化传播

  2008年,中国基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窗口, 向世界宣传左江岩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左江岩画一组举手屈膝的半蹲姿势人像在舞台中央缓缓展开,左江岩画开始吸引世人目光。

  基于左江岩画申遗背景下的左江流域考古与研究,对于发掘以及宣传岩画文化也具有显著的意义。岩画分布区域内的考古文化遗存是左江流域曾经存在了几千年的璀璨土著文化形态,其中具备成熟的体系和极具地域特色,对后来在左江沿岸一带出现的岩画文化等都存在影响。

  正如学者指出:左江崖壁画应是当地新石器时代结束之后的产物,紧接着大石铲文化的结束,崖壁画产生的时代就到来了。前文提及的这些考古文化遗存,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承担着传播岩画文化的任务,这种文化传播的价值在于建构富有地域色彩的特色文化,充实区域文化的实物证据。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能够成功入选也是对左江流域考古与研究上存在的文化传播价值的肯定。另外,就文化传播而言,左江流域考古调查与发掘,为崇左相关博物馆增加了藏品5 000多件。

  值得一提的是,为崇左市博物馆举办的“百里岩画 骆越神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列” 展览提供了契合主题的文物,如展览展出无名山遗址出土的砍砸器、石斧、石锛、锯齿刃蚌器、穿孔蚌器、蚌刀以及宝剑山A洞洞穴遗址出土的琢边石器、石锛、石斧、锯齿刃蚌器、穿孔蚌器、束腰蚌器、双肩蚌器、陶钵、陶罐、骨质剑形器等最新考古发掘出土器物,突破了文化景观展示缺乏考古出土实物的瓶颈问题,借助博物馆展示平台,既丰富了博物馆展览内容,满足了公众需求,又促进了左江岩画文化传播。

  推动后申遗时代文化旅游开发

  左江岩画分布区域内考古与研究的现实意义对于开发左江流域的旅游资源以及促进以左江岩画为辐射点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旅游开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项目。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方式之一,这必将是一些拥有独特自然、文化景观的地区的发展机遇。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于2016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展示岩画文化及其周边文化的宝贵机会,而左江流域的旅游机遇也因而产生。随之,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亮点,一系列有关左江岩画及与之依存的考古文化遗物的文创产品融入旅游市场,深受游客欢迎。可见,成功申遗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使得左江沿岸一带的旅游声望提升,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而这一变化的来源正是依靠对岩画本体及其分布区域内古代文化遗存的考古与研究。可以说,正是宝贵科研成果才推动了左江岩画成功申遗的成果。

  此外,考古遗址、岩画分布区域内的村寨可考虑与左江岩画形成景点联动旅游模式。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可考虑将考古新发现且经过考古发掘的遗址,如庭城遗址建设为考古遗址公园、宝剑山A洞遗址和无名山岩厦遗址设为考古探险项目等,同时将岩画分布区域内的村寨一起开发旅游项目,打造左江岩画、考古遗址与周边村寨等景点联动模式, 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增收的经济可以反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保护与研究。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来看,左江岩画分布区域内考古与研究,可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相关国家的文化交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广西与东南亚接壤,左江流域与越南相接,两地之间的古代文化交往频繁,彼此相互影响。对岩画分布区域内古代文化遗产的系统研究,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了两地文化面貌和交往模式,而且能增进两地之间人们相互理解、尊重和认同,同时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双多边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左江岩画分布区域内考古与研究同社会层面的文化、经济、政治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其学术科研为岩画申遗、文化传播、旅游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提供真实可靠依据, 且实用性很强。

  2016年7月15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一个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基于申遗背景下的左江流域考古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申遗方面,为左江岩画申遗提供不可或缺的考古材料。在文化传播方面,既承担着传播岩画文化的任务,同时也为崇左市博物馆举办的“百里岩画骆越神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列”展览提供了契合主题的文物, 借助博物馆展示平台,进一步宣传左江岩画文化。在旅游开发方面,依靠对岩画本体及其分布区域内古代文化遗存的考古与研究,促进了以左江岩画为辐射点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对岩画分布区域内古代文化遗存的系统研究, 更深入地理解了两地文化面貌和交往模式,增进两地民众相互理解和认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双多边文化交流与合作。

文/陈紫茹

本文来自《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本文编辑对原文稍作编辑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