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50123_32191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世界博览》

《世界博览》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世界博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管,世界知识出版社主办,为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创刊于1984年,曾伴随跨世纪的一代少年、青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名字为众多的中国人所熟悉。

文章数
分享到:

枪洞下的选择之一 美国人的枪文化 枪是线头,揪出血与肉

2015-01-23 09:44:39

枪洞下的选择之一

美国人的枪文化

枪是线头,揪出血与肉

█ 文/陶短房

 

如果说蒙古是“马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羊背上的国家”,那么美国就是“枪管上的国家”。

 

美国最初的居民是印第安人等原住民部落,16世纪后半叶起,英国等欧洲殖民者先后在美国建立起弗吉尼亚、马萨诸塞等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上的欧洲移民不仅要和原住民争夺土地、资源和财富,彼此之间还要互相算计、提防和争斗,当时算是“新式武器”的枪支,就成了这些既是兵、又是民的欧洲移民赖以生存的宝贝——既是抢夺、狩猎,维持生计和自我发展的工具,又是保卫自己和家人、消灭敌人的武器。相较于弓箭、刀矛等传统武器,枪支的特点是威力大、上手快,无需特别的身体条件、长时间训练就可以使用(能否成为神枪手是另一回事),因此相较于保守的欧陆,火枪在新世界的普及和发展更加迅猛。

 

30453

 

枪文化源远流长

随着移民们自主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组织民兵,反抗英国宗主国的统治,这些民兵的构成基础,正是一家一户以私人枪械武装起来的移民个体,正因如此,美国的独立非但没有令美国的私人藏枪文化销声匿迹,反倒令其发扬光大,此后约100年的历史,是美国人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不断向西扩张的历史,是美国“牛仔”移民不断从印第安人、墨西哥人和法国、西班牙、英国等殖民者夺取北美地盘的历史。和欧洲各国不同的是,在美国的扩张史上,民兵、冒险家和雇佣武装大行其道,甚至一些“国际战争”也因此带有浓厚的“民间作战”色彩,私人持枪则构成这种武装和战争的中坚。

由于上述历史,个人持枪对美国而言,渐渐成为一种文化认同的属性,因为在持枪者看来,允许个人持枪就意味着允许每个人拿起武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允许每个人有权反抗不公,也意味着鼓励开拓、进取和自立——因为持枪意味着拥有狩猎的权利。此外,在一些人权主义者看来,允许民众持枪,意味着民间有能力抵御政府权利的过度膨胀,而后者正是美国文化之最大忌讳。

由于持枪文化的浓厚和悠久,许多枪文化的重要元素都诞生自美国,如杠杆式步枪、转轮手枪、线膛精确步枪、弹仓式步枪、半自动步枪、全自动步枪、手摇加特林转管枪、机关枪,有些是美国人发明,有些虽不是美国人发明,却在美国发扬光大,成为美国枪文化的“招牌”之一。

如今枪文化在美国依然兴旺发达:美国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5%左右,但美国公民所拥有的枪支却占全球公民所拥有枪支总量的42%,最新统计显示,美国47%的家庭和近20%的个人拥有枪支,每100个美国人拥有89支枪,百人拥枪数高居世界第一,比世界第二(瑞士,这个号称“全民皆兵”的国家每百人拥有46支枪)高出近一倍。

 

限枪控枪谈何容易

其实美国同样是较早认识到枪械泛滥危害,并开始着手加以规范和限制的国家。

美国第一部涉枪法案是1791年批准生效的联邦宪法修正案第二条,此时建国不过4年时间。修正案条款全文为“纪律严明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各州安全所必须的,因此人民持有、携带枪械武器的权力不可侵犯”。应该说,这是一部鼓励个人持枪的法案,至今几乎所有支持个人持枪权、反对禁枪的组织和个人,都无一例外会以此为依据。

1929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加上当时不恰当的禁酒法案,导致美国黑帮盛行,私斗猖獗,一些刚刚发明不久的武器以个人持枪的方式被大规模引入私斗,酿成严重后果,其中最著名的是使用弹鼓、可以连发速射的汤姆逊冲锋枪,由于这种枪发射时声音独特,加上常出现在芝加哥街头,因此得到“芝加哥打字机”的诨名,甚至因这段不佳的名声影响了军方对这种利器的印象,导致它迟迟未能在军中普及。

为遏制黑帮械斗的泛滥,1934年,美国批准通过了《联邦枪支法》,规定了规范的**、注册和登记课税条款。该法案最突出的控枪措施,是对机枪和冲锋枪等连射自动武器提出了注册备案要求。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种族矛盾和反战浪潮导致暴力冲突频发,并发生了诸如肯尼迪总统和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的事件,这促发了更严厉枪支管制法例的出台。1968年,《枪支管制法》生效,规定枪支只能在挂牌经销商出售,不能非法经营并严禁邮购,对被起诉者、逃犯、非法移民、精神病患者、纪律部队除名人员瘾君子等人禁止拥有枪支,并限制销售将半自动武器改为自动武器的升级包。

但这种限制措施对许多主张“天赋持枪自由”的美国人而言,是不合理的束缚。在这派人士的推动下,1986年《麦克卢-沃尔克法案》生效,该法案放宽了68年法案的限制,允许部分无牌照经营者在枪械展览会上**,不过规定枪械经销商需通过背景调查,同时简化了对已定罪者拥枪限制的批准手续。除联邦法律外,还有一些地方性枪支管制措施。

华盛顿特区和伊利诺伊州禁止颁发隐蔽持枪许可证,新泽西、夏威夷和马里兰州实际上也禁止,这些地区可以持枪,但必须让人一眼可以看见,不能将枪藏起来携带。

加利福尼亚州禁止在公共场合持枪,禁止拥有10发以上容量弹匣,禁止在户外携带枪械,如必须携带需分解枪支和弹匣,并放置在汽车后备箱。

犹他州、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不允许携枪进入政府建筑,舞台演出道具枪需在警察批准检验后套上红色枪口套。

一些州不允许儿童接触枪支(州预防儿童获得枪支法),部分州不允许携带枪支进入校园。

201311月,美国国会参院因康涅迭戈州新城小学枪案等一系列涉枪恶性案件的影响,开始就限枪立法进行全面辩论,这次被称为“20年来首次”的涉枪立法辩论异常激烈,主张限枪的民主党参议员们提出包括禁止销售和收藏军用制式的半自动步枪,进一步限制弹匣容量(减少至不得超过5发),加强购枪者背景调查,改善学校安全等。但经过马拉松辩论,仅有一些直接性条款(如限制精神病患者购枪)获得通过,其它条款仍在扯皮中。

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联邦步枪协会等持枪爱好者组织游说能力巨大,其次,一些反对禁枪者指出,个人拥枪自卫是宪法赋予每个美国公民的权力,“政府的保护不可能无时无刻不在,因此限制个人(拥枪)权力只会让社会变得更加不安全,而非相反”。

事实也的确如此,新城校园枪击案导致26人死亡,由此产生的冲击效应,对“禁枪派”和“拥枪派”可谓截然相反。据报道,枪击案发生后,迫于“禁枪派”压力,佛蒙特、萨拉托加和康涅迭戈州的多个枪展或被取消,或规模大为缩小。但于此同时,在枪展纷纷被取消、“瘦身”同时,枪械销售反倒有增无已,许多销售商纷纷表示,他们自枪案发生后生意火爆,另一些人虽宣称生意额下降,但下降的原因,不过因为库存耗尽又补充不及罢了。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人在枪案发生后会本能选择买枪自卫,另一方面,一些人担心控枪法令很快出台,因而抓紧时间抢购——这种情况并非第一次发生了,去年新城枪案发生后,有消息称美国有5个州在当年通过立法允许学生带枪上课,而将这一议题提上州议会议事日程的竟达24个州之多。

不久前因警察打死黑人青年被裁决不予起诉而导致的“弗格森骚乱”同样引发两极分化的争吵:一方面许多人强调“必须禁枪”、“否则社会骚乱会加剧”;另一方面,弗格森在当地引发骚乱后,周边多个白人社区**量剧增,圣路易斯附近的圣彼得靶场也挤满了“临阵磨枪”的人,这些连同弗格森镇白人社区内出现的“自卫团”在内,都表明不仅黑人,部分白人也因为这种对族裔隔阂而产生的不安全感,开始采取“自己的方式”自卫,这意味着白人也好、黑人也罢,都将购买更多的私人枪械。

11月的中期选举,共和党大获全胜,不仅保住众院多数议席,且在参院也夺取了多数,由于共和党内支持私人持枪的声音更高,这一选举结果意味着未来两年间,美国政府、国会在禁枪问题上将很难作出决定性突破。

 

30452

 

非洲:有禁有枪

非洲、尤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持枪史并不长。16世纪末摩洛哥雇佣军越过撒哈拉沙漠,攻打当时号称“黑非洲第一强国”的桑海时,发现对面那支黑人军队几乎没有装备枪支。19世纪西非达荷美王国、南非祖鲁王国都号称拥有强大的军队,但枪支同样很少,19世纪末发生在黑人和殖民者间的几次大规模战争中,数量庞大的黑人军队成批倒在人数很少白人军队的机枪枪口下,成就了所谓“机枪神话”。

或许是痛定思痛的缘故,先是沿海、然后是内地,黑人部落开始执着地追求枪支,甚至不惜用大价钱跟白人、阿拉伯商贩或走私者交换,因此他们经常上当受骗,用黄金、宝石、皮毛和珍贵木材,换来不值一文钱、根本没有威力的废旧枪支,法国小说家梅里美的小说《达曼戈》中黑人部落首领兼奴隶贩子达曼戈,刚出场时就如获至宝地背着支换来的劣质二手步枪。

随着反殖民独立运动的兴起,非洲人开始尝试通过武装斗争赶走殖民者,为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从各种渠道获得枪支,并抵制殖民当局的禁枪令。由于价格、渠道、弹药供应、维修等各方面的因素,非洲各国民间最常见的枪支,是苏联AK-47突击步枪及其五花八门的变种枪,这些AK既装备了许多非洲国家的政府军,也装备了游击队、黑帮和许多普通当地人。随着冷战的结束,原本东西方阵营为世界大战而准备的军火大量外流,华约的解体更让许多非洲人最青睐的AK系列成为“清仓处理”的对象,如今在非洲一些黑市,一支来路不明的AK系列步枪,售价最低时仅25美元——当然,这些枪中许多膛线都已经磨光,“对自己比对敌人还要危险”。

其实非洲许多国家独立后都宣布过限枪、禁枪令,较早的有刚果(金)、中非帝国、乌干达和坦桑尼亚,最新的则包括肯尼亚(2012年)和利比亚(20122013年),但由于政府执行力普遍不高,加上部落、地方势力和个人的抵制、阳奉阴违,因此非洲各国中除了极少部分(如摩洛哥、卢旺达)在禁枪、限枪方面卓有成效外,大多数收效寥寥。

有趣的是,非洲是签署限枪、禁枪国际协定最多的地区,但正如一些观察家所评论的,社会动荡、部落和军阀割据盛行,加上公众对政府治理普遍抱持不信任态度,这些都足以让任何“限枪令”变成一纸空文,非洲地区限枪、禁枪条约的层出不穷,恰从另一个侧面表明,这些条约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否则只需出台一则就足够了。



上一篇:枪洞下的选择之二 美国如何管控枪支 这也是美国梦的一部分?
下一篇:从朗姆碎冰鸡尾酒到白宫蜂蜜啤酒 美国总统喝什么酒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