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40220_321845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世界博览》

《世界博览》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世界博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管,世界知识出版社主办,为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创刊于1984年,曾伴随跨世纪的一代少年、青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名字为众多的中国人所熟悉。

文章数
分享到:

青少年应当如何看待财富

2014-02-20 21:07:27

一夜暴富之后的深思

青少年应当如何看待财富

李嘉诚曾说,如果子孙是优秀的,他们必定有志气,选择凭实力去独闯天下。反言之,如果子孙没有出息,享乐,好逸恶劳,存在着依赖心理,动辄搬出家父是某某,子凭父贵。那么留给他们万贯家财只会助长他们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的恶习,最后不但一无所成,反而成了名副 其实的纨绔子弟,岂不是害了他们?

/于博奇

 

在中国,很多二三线城市家庭的孩子,从初三开始独自摆地摊挣钱,卖孔明灯两天赚5000多元;高二筹借12万元开服装店,不到半年倒闭亏光了积蓄;高三一边准备高考一边经营画材店……如今,湖北十堰年仅19岁的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大一学生罗敬宇,已是4家公司的主要股东,坐拥8个实体店、3家网店,资产过千万。罗敬宇“少年创业”的经历,有人赞叹,有人质疑。

在未来几年来将是当地家族式企业交接班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决定着不少家族企业的成败,同时也将会使整个长三角的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在未来几年,难免会有相当部分的企业从此消失,而这些企业所掌握的资本也将重新流动。家族企业内部存在自省的问题,他们的顺利传承在整个中国也成了一个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在未来几年将是中国家族式企业交接班的高峰时期,中国的民营经济将迎来重大的转折,而这些掌握巨额财富的家庭也将经历一次革命性的考验。

 

财富属于企业 更属于社会

“富不过三代”是一句老话,似乎也是一种经营规律。无数家族企业倒在半路上,这既是创业者的遗憾,也是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走出“富不过三代”个怪圈,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一成不变的答案。

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答案,每个家族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接班问题。有的“家长”交不了班,有的儿孙没兴趣接班,更多的是家族后代没有能力接班。

要走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首先要走出家族企业自我封闭的怪圈。只有意识到企业的社会性,家族企业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经济的主流;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公众创造更多财富,这样的家族企业才能够基业长青,放眼望去,这样的范例并不少,依靠资本的力量,依靠现代化思维,依靠更加开阔的视野,家族企业才能真正打破“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少年富豪”不能作普适励志典型

确实,很多少年天才的成功很惊艳,颇有点比尔•盖茨学生时代的风采,让人羡慕,让人佩服。然而,笔者认为,这些身家千万的学生富翁只是特殊的个例,并不是普适的励志典型,学生们、孩子们要谨慎模仿。

孩子当然要从小就培养独立意识,但这种独立主要指思维的独立、行为能力的独立和人格的独立,而不是指经济的独立。未成年人在经济上依附于家庭顺应法理和情理,非常正常,家长可以让孩子逐渐懂得长大后要在经济上独立的道理,可以教给孩子独立的经验和技能,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社会实践,但不该让他们提前在经济上独立。

经商创业要涉及市场主体资格的问题,而未成年人不是完全行为能力人,不具备责任能力,一旦未成年人在创业过程中涉嫌违法、发生严重亏损或产生其他纠纷,未成年人往往难以承受风险,难以承担责任。比如罗敬宇在上高二期间筹借12万元开服装店,就在半年内亏光了积蓄,他如果亏得再多一点,远远超出了他的积蓄,该如何处置?显然,还得由他的家长偿还债务。

未成年人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经商创业势必会让他们分散精力,影响他们的学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现在的中考、高考等竞争也很激烈,有几人能够像罗敬宇这样做到经商学习两不误呢?当然,如果家庭有经商传统,未成年人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给父母帮帮忙,提出一些创意,或者在放假期间实践一下倒是可以。如果没有平台,也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还是不要盲目独立经商为好。

 

复制成功模式需谨慎

在“创业教育”理念上,我们跟国际潮流已经脱节太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在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被纳入到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

 研究显示,美国18-24岁的青年人,创业比率居世界之冠;2005年,美国从少年开始创业的成功企业家有4名,他们均在15岁以前创业,20岁前个人资产都超过100万美元;2012年,全美20位最年轻亿万富豪的总收入接近1000亿美元……而这些少年富豪中,基本都跟罗敬宇一样,财富和学业两不误。他们的成功=良好的创业教育+个人勤奋努力。

反观我们的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根本没脱离应试教育的锁链。唯分数论唯学历论,与此相左者皆为异类,就连罗敬宇创业时也不被其父母理解和支持。即便罗敬宇成功了,网络上也有不少人酸溜溜地认为他运气好,具有“偶然性”,难以复制。罗敬宇的成功,能否复制,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有没有勇气进行变革,能不能把“创业教育”纳入并贯穿到国民教育中来。创业教育,不单单是教人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培养国民的创业素质,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创业成功率。比尔•盖茨并不是神话,企业家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就好比每个人都会跑步,但通过训练绝对可以比只靠本身潜力跑步的要 跑得更快,耐力更久。

现在提起对年轻人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健康创业心态这个话题,很多人还是会提起李嘉诚。可是谁又还记得,李嘉诚不只是单纯的在思想上为孩子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还言传身教,在严格要求儿子们的同时,也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虽然在对社会捐赠方面他始终都 是大手笔,但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却是十分平淡、克勤克俭、不求奢华。直到今天,他戴的只是廉价的只值二十六美元的日本手表,穿的仍旧是十年前的西装,居住 的是三十年前的房子。李嘉诚说:“如今我赚钱不是为了我自己,我已不再需要更多钱。”这些话与行为,深深地刻在了李泽钜和李泽锴的心中。

上一篇:秦勇:音乐是与儿子沟通的桥梁
下一篇:首相,日本社会的减压阀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