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0718_919899_taonews.html

《奇趣百科•动物故事》

开博时间:2017-09-27 10:06:00

《奇趣百科》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科普趣味刊物。

文章数
分享到:

种珊瑚:在海底“植树造林”

2019-07-18 23:14:00

  珊瑚礁堪称地球上最复杂、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物种资源宝库,被誉为海底的“热带雨林”。据统计,珊瑚礁的覆盖面积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却生活着2500种鱼类、约700种造礁珊瑚,以及种类还在不断增加的无脊椎动物。我们常常被那些漂亮的珊瑚礁鱼类吸引,而忽略了默默无言、岿然不动的珊瑚——它们才是这片美丽的生态系统的缔造者。

  珊瑚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造礁珊瑚,又称石珊瑚,体内有共生的虫黄藻,这类珊瑚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浅水海域,其碳酸钙外骨骼能形成礁石;另一类是非造礁珊瑚,没有虫黄藻共生,大部分生活在较深的海域,很少有钙化骨骼,不能造礁。我们这里所说的“种珊瑚”,涉及到的是造礁珊瑚。

  珊瑚虫是珊瑚的基本单元,它们伸展时就像开在“珊瑚树”上的花朵,收缩时则埋在骨骼中,几乎看不出来。它们的形态很简单,上半部是一圈围绕着口的触手,下半部像个圆筒,中间是消化腔。虽然结构简单,但不同种类的珊瑚虫颜色变化多端,大小也从1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珊瑚虫能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产生更多个体,彼此之间以共肉组织(珊瑚虫分裂之后,彼此并不分开,而是像连体婴儿一样连在一起,这些联结的组织就称为“共肉组织”)和碳酸钙骨骼联结成珊瑚群体。经过几十年、数百年的“复制”和生长,珊瑚群体可以形成面积可观的珊瑚礁。

  珊瑚也可以进行有性繁殖(上文提到的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繁殖)。在繁殖季节,许多种类的珊瑚会排出卵子和精子,二者结合成的受精卵会附着在珊瑚礁底质上继续生长。这是珊瑚散播的重要方式,也是它们远距离散播的唯一途径。

  谁在破坏珊瑚礁?

  美丽的东西往往十分脆弱,珊瑚礁也是如此。珊瑚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其实十分苛刻,它们最适宜生长的水温在23摄氏度到27摄氏度之间,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并且要求阳光充足、盐度稳定、水质清澈。

  珊瑚礁被破坏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至少给珊瑚礁生态系统带来了两个严重后果:一是,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进而引起珊瑚白化(珊瑚在环境不适宜的情况下排出或失去虫黄藻,变得苍白的现象)、死亡;二是,二氧化碳进入海洋后使海水酸化,这会导致珊瑚形成碳酸钙骨骼的难度增大,严重时珊瑚甚至无法存活。此外,气候变化引起的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的增加,也会使珊瑚礁受到暂时性的破坏。

  气候变暖和海水酸化或许还只是间接的威胁,近海地区的开发、污染、富营养化等才是珊瑚礁最直接的破坏者。一方面海水污染会增加珊瑚的疾病发病率,而生病的珊瑚礁很有可能退化甚至消失。另一方面,人类大量采挖珊瑚用作观赏和建筑材料,或进行破坏性的渔业作业,也会造成珊瑚礁的损毁。如果珊瑚礁损毁、破碎,珊瑚幼虫就会缺乏可以固着的地方,难以存活和成长;另外,在海浪的作用下,海底碎屑还有可能碰撞或覆盖幸存的珊瑚,这也会造成珊瑚的死亡。

  珊瑚还会面临敌害的威胁,比如长棘海星、鹦嘴鱼等动物会直接以珊瑚虫为食。长棘海星可以说是珊瑚的头号烦恼,由于这家伙的天敌——大法螺数量的减少,长棘海星在一些海区泛滥成灾,大量啃食珊瑚虫,留下累累“白骨”。

  珊瑚礁中的许多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以藻类为食,这些小动物数量的降低会导致藻类生长旺盛,而藻类会与珊瑚虫竞争食物,进而影响珊瑚的恢复。在一些海区,原本以珊瑚为主要物种的健康珊瑚礁退化成了以藻类为主要物种的珊瑚礁。

  在海底“植树造林”

  面对珊瑚礁退化的严峻形势,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种珊瑚。就像在陆地上植树造林一样,首先培育幼苗,等幼苗在苗圃中长成小树后再移植到要种的地方。但珊瑚不是植物,而种珊瑚也远比植树造林复杂得多,困难得多。

  那么,珊瑚要怎么种呢?珊瑚礁的恢复有赖于造礁珊瑚数量的增加。首先,我们要了解珊瑚礁的自然恢复能力,如果发现珊瑚礁自然恢复能力不足,就需要人为增加造礁珊瑚的数量。种珊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补充珊瑚幼虫,培育珊瑚成体,最终将珊瑚移植到需要的地方。

  每到珊瑚繁殖的季节,研究人员就会在海底连续蹲守好几天,收集珊瑚受精卵,用来研究人工条件下的珊瑚受精卵培育和幼体增殖技术。珊瑚受精卵经过1周左右的时间会发育成具有游动能力的浮浪幼虫,它们能够在海水中存活数周至数月之久。此时,我们可以把这些幼虫放流到退化了的珊瑚礁上,以提高珊瑚的恢复速度。

  另外,研究人员也可以将最先发育成浮浪幼虫的个体转移到养殖缸内,并放入可以

  让它们附着的物体。在随后的1周里,珊瑚浮浪幼虫逐渐附着在物体表面,变态发育成为固着生活的珊瑚幼体。等珊瑚幼体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再将它们放归到需要修复的海区,这样它们成活的可能性就会提高很多。

  我们还可以利用珊瑚的无性繁殖来进行人工培育。科学家们将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断枝,经过培植后再让它们附着到选定海域的人工礁体上。珊瑚断枝就像一棵棵娇小的幼苗,如果直接种在海床上,珊瑚断枝会受到沉积物、水流冲刷等因素影响而难以成活,所以要等到珊瑚断枝长大之后,再移植到需要修复的海床上。要种幼苗,首先得开辟苗圃。科学家们通常选择沙地作为珊瑚苗圃的搭建地,因为这样的地形便于施工,并且苗圃建立在沙地上,距离珊瑚礁有一定距离,可减少生活在珊瑚礁上的敌害生物(如核果螺、长棘海星等)对珊瑚断枝的摄食,也降低了珊瑚断枝受患病珊瑚感染的风险。

  人工珊瑚苗圃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把珊瑚断枝绑在绳上,悬挂在水中,形成“珊瑚树”;二是拉起一张网,做成浮床,把珊瑚断枝固定在浮床上;最后一种是在海底设置铁架,在铁架上培植珊瑚断枝。

  此外,我们还可以直接在人工礁体上培植珊瑚断枝。科学家们用水下胶把珊瑚断枝固定在人工礁体上,使它们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增殖。这种方法能够减少风浪对珊瑚的影响。

  幼苗长大之后,就可以开始移植工作了。退化的珊瑚礁底质往往松散、破碎,所以我们需要先铺设塑料网固定底质,再在网上放置人工礁体。这些网的网孔不能太大,否则不利于固定底部碎屑;也不能太小,以便小型鱼类和小型无脊椎动物进出,利于它们取食藻类,维护珊瑚礁底质的清洁。固定好底质之后,科学家利用水下钻孔等方法,将珊瑚断枝固定在珊瑚礁底质上。

  种珊瑚的工作并没有到此结束。科学家们的目标是恢复整个珊瑚礁生态系统,因此不仅要种珊瑚,还要培育海藻、海草、贝类、鱼类等其他生物,使它们和谐共生。在我国南海,科学家们已经成功种植了约十万平方米的珊瑚,珊瑚断枝成活率达75%。通过种珊瑚来恢复珊瑚礁生态系统,其实只是一种亡羊补牢的手段。珊瑚的生长速度很慢,最快的一年能长10厘米,慢的一年生长量不到1厘米。要想扭转珊瑚礁退化的趋势,还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人的努力。

本文来自《奇趣百科·动物故事》

上一篇:鼻涕历险记
下一篇:你好,童话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