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01030_103648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长江大闸蟹如何“爬”回百姓餐桌

2020-10-30 11:39:00

  蟹之美味,久负盛名。《周礼》中载有“蟹胥”,即一种蟹酱。它既保留了蟹的鲜味,又能长期保存,是海疆进贡周王室的贡品。李白曾作诗描绘品蟹的情景:“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然而,随着人类过度捕捞、栖息生境的恶化、滩涂湿地的丧失等,河蟹的天然资源在20世纪末曾经枯竭殆尽。幸运的是,我国科学家通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破解了河蟹资源变动的奥秘,逐渐使其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现在,河蟹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日常佳肴。

螃蟹

  中华绒螯蟹的习性

  河蟹又称大闸蟹、毛蟹、螃蟹,是我国名贵淡水经济蟹类,其实它的学名是“中华绒螯蟹”。它的外壳除了腹部以外都是青绿色的,好像披着一件翠绿的罩衣;小眼睛呈球状,乌黑透亮,好像老式电视机上的拉杆天线,可以360度旋转;蟹背好像“忍者神龟”背上的盾牌,非常坚固。

  中华绒螯蟹资源的分布区主要为中国、朝鲜西部和亚洲北部。一般认为,我国中华绒螯蟹有2个种群,其中北方种群以辽河、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为代表,南方种群以长江、瓯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为代表。我们熟知的“阳澄湖大闸蟹”,就是长江中华绒螯蟹的典型代表。

  “秋风起,蟹脚痒。”长江中华绒螯蟹入秋后便从长江中游的淡水湖泊向长江口洄游。受长江口咸水刺激,雌雄亲蟹进行交配,受孕的抱卵母蟹肚子逐渐鼓胀,里面藏有几十万粒受精卵。母蟹在九段沙湿地等区域停留数月后,受精卵孵化为蚤状幼体。蚤状幼体逐渐发育为米粒大小的大眼幼体,也就是长江口渔民常称的“蟹苗”。蟹苗逐渐从长江口向长江中游洄游,发育成扣蟹、幼蟹,然后进入通江湖泊育肥成长,并在第二年秋季“重出江湖”。

  捉过河蟹的小伙伴都知道,它们通常居住在河岸边的洞穴里。中华绒螯蟹掘穴时主要靠1对螯足,步足只起辅助作用。洞穴一般建造在土质坚硬的陡岸上,洞穴均位于高低水位之间,洞口大于蟹体,洞内直径与蟹体大小相当,洞底常比蟹体大2~4倍。但是,有些中华绒螯蟹并不居住在洞穴里,而是躲在石头下边。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有潮水涨落的河川或岸滩,中华绒螯蟹一般营穴居生活;而在饵料丰富、水位稳定、水质良好的湖泊、草荡中,中华绒螯蟹一般隐伏在石砾间、水草丛中或底泥中过“隐居”生活。

  我们在河水里时常会看到蟹腿、蟹钳等,这是不是表示有中华绒螯蟹遇害了呢?其实不然,因为中华绒螯蟹具有“自切”和再生肢体的特殊功能。受到强烈刺激、敌害攻击或者机械损伤时,中华绒螯蟹会将受到伤害的肢体从基部压断,这种现象被称为“自切”。这是中华绒螯蟹逃避敌害、脱离危险的一种保护性适应。

  中华绒螯蟹自切数天后,肢体断落处会长出一个半球形的疣状物;不久后,疣状物延长成棒状,并能迂回弯曲,形状一般比原来的肢体稍小,但同样具有摄食和运动等功能。这种附肢断落后重新长成的现象我们称为“再生”。

螃蟹

  中华绒螯蟹哪里去了

  20世纪70年代,长江中华绒螯蟹资源开始急剧衰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栖息地被破坏。长江口深水航道、洋山深水港、青草沙水库等世界级特大工程相继建设,对底栖生境、水质等产生重大影响,底栖生物种类和资源量发生相应变化。

  其次是产卵地环境被破坏。长江三角洲是经济最发达、人类活动最多的区域之一,每年在长江中下游开展的大规模工程建设和滩涂围垦,导致滩涂湿地快速减少。中华绒螯蟹在河口产卵后,受精卵孵化和幼体成长需要依赖河口湿地环境,由于缺少滩涂湿地支撑,其存活率急剧下降,影响其资源数量。

  最后是资源的过度捕捞。长江水系亲蟹与蟹苗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20世纪末长江口蟹苗资源枯竭,价格一路攀升,最高时超过每千克8万元,长江口蟹苗因此被称为“软黄金”。此外,由于渔民过度捕捞,长江中华绒螯蟹的繁殖群体和补充群体资源数量急剧下降。

  资源监测数据表明:1970—2003年长江口亲蟹与蟹苗资源量年间变幅较大,总体呈衰退趋势,大眼幼体捕捞量由40吨/年下降至1吨/年,冬蟹捕捞量由114吨/年下降至不足1吨/年。中华绒螯蟹天然资源枯竭,长江口繁育场功能基本丧失。

  科学投放“准蟹爸”和“准蟹妈”

  为了恢复长江中华绒螯蟹的优良资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率先提出了放流中华绒螯蟹亲体以增加产卵规模的技术方案,方案实施十余年后,长江口蟹苗资源量显著回升。

  该技术方案改变了长期以来以单一放流生物幼体为主的模式,通过科学投放“准蟹爸”和“准蟹妈”,开创了渔业资源增殖新途径。团队通过行为生态学方法掌握了中华绒螯蟹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需求,发现由浮游至底栖的转换阶段是其死亡敏感期。团队据此创建了“漂浮湿地”微生境营造技术,实现了关键栖息地的替代修复。

  团队还研发了放流亲蟹“套环+贴标”组合标记专利技术。这相当于给亲蟹穿戴上了“婚戒”和“马甲”,标志保持率可达85%,为放流后亲蟹的识别回收和恢复效果评估奠定了基础。

  团队发明了小型蟹类声呐标志跟踪和三维定位技术,首次实现亲蟹洄游路径和繁育场精准定位,掌握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夫妇入产房”的路线,为制定“一控二限”(控制捕捞总量、限制捕捞地点和时间)管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团队研发创建了中华绒螯蟹亲体放流成套技术体系。连续13年放流,繁殖群体由年均7.7万只恢复并稳定在170万只,年均放流亲蟹12万只。累积效应使资源恢复效率提升249%,而放流贡献率从68.2%降至4.3%。这表明长江口河蟹资源已实现自我补充平衡,种群的规模可以逐年壮大。

  “亲体增殖+生境修复+资源管控”的综合模式,使长江口蟹苗年产量由不足1吨/年恢复至60吨/年左右的历史最高水平。专家评价认为,该项目是国际上水生生物资源恢复的成功范例。

  现在全社会都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科学家肩负着养护长江资源的重要使命,将积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实现“绿水青山、鱼翔浅底、留住乡愁”的美丽中国愿景;在资源养护的基础上,使我国人民都能够享受大闸蟹的美味,“一斗擘开红玉满,双螯出琼酥香。岸头沽得泥封酒,细嚼频斟弗停手”。

  文/冯广朋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