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427_757609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想不到你是这样的爱因斯坦、伽利略、萨根……

2018-04-27 13:41:00

  科学是神圣的,但科学家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即使是那些青史留名的科学天才们也有着凡夫俗子的一面。他们有时的表现甚至与世人眼中科学家客观公正、冷静理性、刚直不阿、富有责任感的正面形象相去甚远。

  爱因斯坦

  没有严格证明质能方程式

  1905年9月,爱因斯坦在其发表于《物理年鉴》上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E=mc2这一著名的质能方程式。论文发表后没多久,《物理年鉴》的编辑马克思·普朗克注意到其中存在缺陷:爱因斯坦把低速物体的运动规则套用在高速运动的光子身上。普朗克把这一发现写进了一篇论文里,但爱因斯坦根本不理会普朗克的意见。之后的数十年时间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思路。偶尔,他也会在论文的脚注里说明:这并不是严格的证明。

  1946年,有数学家对这个方程式进行了严格的证明。于是有人说,尽管这个方程是爱因斯坦最先提出来的,但并不属于他。爱因斯坦对此说法很不满。话虽如此,可能终究有些心虚,爱因斯坦最终还是没能鼓起勇气把这一大名鼎鼎的方程式写进1949年出版的自传中。

  萨根

  勇闯核试验场

  饮誉全球的科普大师、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不仅敢说而且敢做,有时还会不计后果。1983年,萨根在《核冬天:大规模核武器爆炸后的结果》这篇论文中预测,一旦核战爆发,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因此丧生,剩下来的另一半则会陷入茫茫黑暗,因饥饿在死亡线上挣扎。当时,苏联已经决定终止核试验,但美国还不打算放弃。萨根积极投入到各种反核抗议中。在一次示威活动中,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勇闯禁区,进入内华达地下核试验场并因此被捕。

  此番经历是萨根科学生涯中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笔。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科学家为了强调自己的某项研究成果而以身试法。也许,在萨根等一些行动派看来,如果用科学方法对未来做出了很好的预测,却不采取任何行动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才是最令人难以容忍的吧。

  福斯曼

  靠哄骗完成心导管插入术

  现在世界上每年接受心导管插入术的患者数以百万计。然而在80多年前,想要实施这种手术,即用导管以穿刺的方式从皮下插入血管中,并由主动脉或静脉回溯到心脏,无疑会令人胆寒,没有医生敢冒这个险,除了沃纳·福斯曼。

  当时,福斯曼在德国柏林一家医院担任实习外科医生。为了利用医院手术室中的无菌设备进行心导管插入术实验,他想方设法与相关人员套近乎。他使出浑身解数,用花言巧语接近一名掌管手术室钥匙的护士,最终不仅成功说服她为自己打开手术室的门,还让她心甘情愿做自己的首个实验对象。不过,福斯曼最后并没有选择在这位护士身上下手。进入手术室后,福斯曼立马将她五花大绑在椅子上,随即在自己身上实施心导管插入手术,并用X光仪拍摄记录下了相关过程。凭借心导管插入术,福斯曼获得了1956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克里克与沃森

  曾剽窃他人数据

  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由于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而荣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年,为了赶在另一位美国化学家之前破解DNA结构之谜,克里克与沃森曾经不择手段地从同事那里窃取所需数据。两人的这种行为让其同事愤慨不已,但他们自己倒并不怎么在意。克里克事后还曾多次公开表示对这种愤怒的不屑一顾。1979年,面对舆论关于两人涉嫌窃取他人研究成果的指责,克里克坦然宣称,一流的科学家就应该有点冒险精神,如果畏首畏尾将难成大事。

  伽利略

  无视潮汐的观测事实

  伽利略在向教皇乌尔班八世解释潮汐现象时曾经言之凿凿地表示,潮汐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和地球自转双重作用下形成的现象。虽然开普勒早在此前30年就已明确指出,潮汐现象与月亮有关,但伽利略根本听不进不同意见。根据伽利略的计算结果,潮汐每天只发生一次,可事实上海水每天明明涨落两次。即便如此,执拗的伽利略仍坚持己见,并将这种错误观点写进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中。

  爱丁顿

  打击天文学新锐

  在科学界,并不是人人都有慧眼和肚量甘为人梯,无私提携后辈,起码英国天体物理学家亚瑟·爱丁顿就不是这种人。1930年,年轻的物理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怀揣一个绝妙的理论从印度来到英国。他认为,恒星的质量如果大到某种程度就会塌缩成黑洞,这就是著名的钱德拉塞卡极限。得知此事的爱丁顿先是鼓励钱德拉塞卡在1935年的皇家天文学会会议上公布自己的这一理论,后又积极为其准备各种繁琐的材料、昂贵的设备,还有定期的研讨会,并不停地向钱德拉塞卡打探其理论的各种细节。

  然而让钱德拉塞卡万没料到的是,这位天体物理学权威表现出的热心并非出于善意。当钱德拉塞卡在皇家天文学会会议上发表完自己的观点后,爱丁顿第一个跳出来反驳,称其论文错误百出、一无是处,简直在开星球级玩笑。爱丁顿不负责任的抨击对钱德拉塞卡打击沉重,导致其于1937年黯然离英赴美并放弃了自己所热爱的恒星结构研究。1983年,这篇被抨击的论文帮助钱德拉塞卡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

上一篇:为什么总有人是路痴?
下一篇:我依然期待无人驾驶,即使它第一次撞死了人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