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
分享到:

胃食管反流:小反酸背后大麻烦(上)

2022-02-17 14:45:00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及咽部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的原因有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如食管裂孔疝等。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也可有食管外症状,如:哮喘、慢性咳嗽、声嘶、慢性咽喉炎、龋齿等。

  伤害的不止是食管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及咽部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的原因有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如食管裂孔疝等。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也可有食管外症状,如:哮喘、慢性咳嗽、声嘶、慢性咽喉炎、龋齿等。

  胃食管反流病除了有食管内的表现,如:典型反流综合征、反流性胸痛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等,还有食管外表现,如反流性咳嗽综合征、反流性喉炎综合征、反流性哮喘综合征、反流性牙蚀综合征、咽炎、鼻窦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复发性中耳炎等。

  胃酸从胃内反流入食管到达口腔,因误吸进入气管,会引发咳嗽、哮喘、特发性肺炎;误入鼻窦、中耳,会引发相应部位炎症;胃酸刺激咽喉部,会引发慢性咽炎、喉炎。另外,胃酸也可腐蚀牙齿。有些患者并无反酸,这是因为胃酸只反流到食管,未到达口腔,但这除了损伤食管,也可以通过迷走神经反射诱发气道阻力增高、痉挛,从而发生咳嗽、哮喘。有些患者只是碱性反流(胆汁、十二指肠液反流),这时并无反酸,但也可出现上述表现。

  老年人、肥胖者易中招

  老年人特别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食管括约肌功能退化,较为松弛。

  2.老年人组织松弛,横隔上食管裂孔扩大,易发生食管裂孔疝,即部分胃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

  3.有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也易导致老年人出现胃食管反流病。比如:有些老年人喜欢在睡前喝两杯牛奶,以帮助睡眠,但喝完后就躺下睡觉;还有些老年人经常半夜起来喝水、吃药,然后立马躺下等。

  4.排便困难的老年人,用力排便会使胃内压力增高,也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5.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长期处于神经高度紧张、抑郁、焦虑等状态者,易患胃食管反流病。

  6.高脂、高糖饮食,吸烟、饮酒、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易导致反流症状。

  7.喜欢穿紧身裤会增加腹腔压力,引发或加重反流症状。

  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果烧心、反酸等症状发作非常频繁,每周大于2~3次,应及时去消化科就诊,一旦确诊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在食管癌高发地区的民众,要高度警惕食管癌。如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应尽早去医院诊治,做胃镜检查。但胃食管反流病由于症状多种多样,很容易被误诊。例如: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特别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他们很多都是先去急诊或心血管科就诊,然后再转到消化内科的;一些长期咳嗽的患 者,病因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但是一直被当作一般的呼吸道疾病在呼吸科治疗;有些哮喘患者,尤其白天症状不明显,夜间反复发作者,更要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但患者也不必对胃食管反流病过于敏感,不能得了咳嗽不去呼吸科反而到消化科就诊,建议这类患者还是应该先到呼吸科诊治,毕竟因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咳嗽只占5%~20%。当然,呼吸科医生对胃食管反流病也应有所了解,如果患者咳嗽找不到其他的原因时,应考虑是不是胃食管反流病,做进一步检查,或者转到消化科。

  此外,很多咽炎也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耳鼻喉科医生为咽炎患者做喉镜检查时,如果发现其声带上面的病变很轻,而声带下方炎症特别重时,就应考虑是不是有胃食管反流病,然后把患者推荐给消化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咽炎患者都应该到消化科就诊,因为这种情况不会超过1/3,咽炎患者首先还是应该到耳鼻喉科就诊。

  综上,当胸骨后疼痛排除了心、肺疾患后;当哮喘、慢性咳嗽等反复发作,平喘等常规治疗无效时;当慢性咽炎局部用药无效时,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可能。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

上一篇:胃食管反流:小反酸背后大麻烦(下)
下一篇:驱邪扶正治偏头痛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