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主办,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类读物,始终以“科学普及、健康教育”为宗旨,从1986年至今,连续30年月发行量超过百万,在民众和行业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影响力。

文章数
分享到:

防秋燥, 认准“浙麦冬”

2021-10-17 15:43:00

  麦冬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经】归心、肺、胃经。

  【功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主治】肺燥干咳,阴虚劳嗽,喉痹咽痛,胃阴不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产地】浙江、四川、江苏、安徽等地。

  秋风渐起,看看你有没有这些症状?

  ·口干舌燥,声音沙哑,干咳少痰

  ·皮肤粗糙,大便干结

  ·烦躁不安

  如果有,那你可能被秋燥缠上了。

  防秋燥,中医有一法宝——麦冬。

  喝杯麦冬茶,可安然度过“多事之秋”。

润燥小能手

  润燥小能手

  浙江省中医院中药房主任郑敏霞药师介绍,如今燥邪当令,最易伤肺耗津,使人出现口干咽痛、皮肤干燥等不适。

  阴虚体质者,症状尤其明显。

  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哮喘等,也常在近期高发。

  此时,最应滋阴润燥,以保护肺脏。

  “在防燥养阴上,麦冬的功效出色,临床上很多药方都会用到麦冬。”

  麦冬的入药历史十分悠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言之“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浙江选手”更胜一筹

  市场上,浙麦冬的价格至少比川麦冬贵两倍,凭什么?

  郑敏霞药师解释,一般来说,浙麦冬就是浙江产的麦冬;川麦冬就是四川产的麦冬。

  两者比较,浙麦冬品质更优,生津润肺的疗效更突出。

  历代医书,都对浙麦冬给予高度评价。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力推浙麦冬:“古人惟用野生者,后世所用多是种莳而成……浙中来者甚良。”

  清末鉴药专著《增订伪药条辨》也记载:“四川出者,色呆白短实,质重性粳,亦次。”

  浙麦冬还属于“浙八味”,即浙江八种最有名的道地药材之一。

  为什么浙麦冬品质更佳?

  麦冬性喜湿润,而浙江气候暖和湿润、光照充足,加之土地肥沃,最宜麦冬生长。

  现代研究表明,麦冬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麦冬皂苷、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及麦冬多糖等。其中浙麦冬的总黄酮类含量最高,川麦冬次之。

  优质浙麦冬,越来越少

  据郑敏霞药师观察,优质的浙麦冬已经越发少见。

  过去,选购浙麦冬还有讲究,以杭州生产的为最优,称为“杭麦冬”;杭麦冬中,又以笕桥镇的品质最佳,个头大、香气浓郁,称为“笕麦冬”。这些“上品中的上品”,就更为罕见了。

  为何会这样?

  浙麦冬的生长期通常为3年。近年来,浙江土地资源和人力成本提高,药农种植积极性下降,栽培面积及产量有所萎缩。

  而川麦冬一年一收,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如今,川麦冬已成市场主流。浙江省出产的,并非都是浙麦冬。

  人们在药店或干货店所看到的白白胖胖的麦冬,其实都是川麦冬,而非浙麦冬。

脾胃虚寒者,慎用

  脾胃虚寒者,慎用

  秋燥时,郑敏霞药师常泡一杯温热的麦冬茶,以润肺滋阴。

  还可以用来煲西洋参麦冬鲜鸡汤、沙参麦冬水鸭汤,养阴、益肺、生津。

  如果孩子秋燥上火,用太子参、麦冬煲粥,也有良效。

  但郑敏霞药师提醒,麦冬性微寒,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吃。脾胃虚寒者,如腹泻、舌苔白腻及消化不良者,要少用或不用。

  应适量食用,在医师指导下泡茶饮用4~5粒麦冬即可,且最好是现泡现喝,尽量少喝冷的,更不要喝隔夜的。

  若长期喝麦冬水,容易脾胃虚寒、生痰生湿。食用后,需随时注意身体有无异样,并需注意饮食禁忌。

  山麦冬,又是啥东东

  山麦冬,一般指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和短葶山麦冬的干燥块根。

  麦冬与山麦冬,仅一字之差,在《中国药典》中却是不同的药材,分别来自百合科的不同植物。

  郑敏霞药师介绍,山麦冬比麦冬更长,呈纺锤形,两端略尖,多为半透明状,干后质地硬脆,容易折断,中柱细小,未木化。两者功效、用法差异不大,山麦冬同样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但疗效稍逊于麦冬。

  一般来说,山麦冬的用量稍大一些。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