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11月7日13时37分,我国迎来“立冬”节气。告别秋天,“冬三月”从今天开始。健康专家提醒,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候干燥,需注重皮肤保湿,坚持体育锻炼,提高人体抗寒能力。
立冬——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北方地区
中央气象台7日早间发布气象预报,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等地雾和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消散。预计11月7日至8日,海南岛和广西南部等地有较强降雨,其中海南岛中东部和广西南部沿海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累积雨量50~100毫米,局地累积雨量可达180毫米。
今日“立冬”,冷空气继续影响北方地区,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黄淮等地气温普遍下降4~6℃,其中内蒙古东部偏南地区、东北地区南部的部分地区气温下降幅度可达8~10℃。7日,新疆伊犁河谷、塔城、阿勒泰高海拔地区、内蒙古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雪,局地大到暴雪。
中央气象台制图
气象学家介绍说,立冬时节,我国所处的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此时地表由于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具有一定能量,尽管气温逐渐下降,但通常还不会太冷。“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而在华南北部,冬季往往要12月才会来临。”
气象学上的入冬标准是连续5天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11月,我国华南南部、台湾及以南的海南岛等地区尚未进入冬季,但气温通常并不是很高,最高气温会低于30℃。立冬过后,北方农林作物将全面进入越冬期,南方则是播种冬小麦的最佳时期。
立冬——“冬三月”养生不可盲目进补
自古以来,立冬节气被人们高度重视。俗语“立冬补冬,补嘴空”便是提醒人们在冬季要特别注意进补抵御冬日严寒,但营养健康专家提醒,冬季应少吃生冷食物,进补均衡,不可盲目“进补”。
从“立冬”到“立春”的这段“冬三月”时间里,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营养健康专家提示说,身体要适应自然变化,冬季饮食营养特点是增加热量,可选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等;同时,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资料图片
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因此,立冬过后每日补水应大于2000~3000毫升。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预防中风、流行性出血热、心梗等疾病发病,做好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防治。
立冬过后,起居养生要做好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避寒就温。天气寒冷也应在白天气温较高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而在增强体质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但不要穿着过厚,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出汗为宜。
专家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做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哮喘等患者,应选日照充足的时间段外出锻炼,避免寒冷刺激,以免诱发疾病。(吴劲珉)
科学性把关:范志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